标签:
杂谈 |
原创: 小日先生 撕蛋

陈果最近引发众骂,是因为她的一个十秒视频。
在视频中,陈果说:
“学会与黑暗和解,
当你与黑暗和解的时候,
黑暗已经不那么黑了。”
什么叫“与黑暗和解”?
鬼才和黑暗和解呢!
与黑暗和解不就是纵容黑暗吗???
在我们的认知观里,黑暗无论如何都是黑暗,黑暗的性质永远都不会改变,所以,说什么与黑暗和解不是沙雕吗?
作为堂堂一复旦教授竟然和年轻人说这个,不就是让年轻人在黑暗跟前视而不见逆来顺受吗?
但真的是这样的吗?
作为一名基督教哲学博士,陈果真的是熬毒鸡汤吗?
终于,找到了一个完整的视频……
原来10秒的视频背后,
是完整版的1分34视频……
整个视频其实就三段话:
第一段是说:“人生不如意的事很多,黑暗也好,不幸也好,你是躲不过的,它也不应该成为夺走你的幸福的因素”;第二段是:“当你遇到不幸的遭遇时,把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第三段是:“当你充分理解这些时,你会发现不幸没有什么,更重要是未来的生活。”
最后就是大家正在骂的“与黑暗和解”。
这便是陈果被众人唾骂的来龙去脉。
看完完整视频,至少可以理解以下几点:
首先,这是一堂幸福课,说的是个人如何与不幸做斗争。
所以,在这里是围绕着如何重获幸福而做的观点表达,脱离了这个立场,过度解读,就是居心叵测了。
其次,这里的“不幸与黑暗”,说的是已经发生之事。
说的是历史不能回头后,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现状,这本身是个心理治疗过程,说的是“当你面对已经失去的东西时,你如何重新获得面对生活的勇气”。
再次,这里说的与“黑暗”和解,其实并不是说“未曾发生的那些罪恶之事”(不然就脱离了“幸福课”的第一点对话前提),说的其实是“遭遇黑暗的自己,那个不幸的自己”。

但是,陈果在汉文化环境中的用词确实不当。
要不,别用“和解”,因为当你用“和解”时,听众一定会理解为原谅那个犯罪的人,原谅那些犯罪行为;要不,别用黑暗,而改成,“与曾经遭遇黑暗的自己”。
所以,作为基督教哲学博士的陈果老师,您的话很容易让人误解。
您真正的意思本该是:
学会与曾经遭遇黑暗的自己和解,
当你与那个过去的自己和解时,
那些因为黑暗而对你造成的心理伤害,已经不那么重了。
其实,你们没有明白陈果老师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
如果你们学过心理学,理解受害人心理的话,你们或许就不会那么着急大骂了。
你们知道吗?
其实当每一个人(不分你我,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遭遇不幸或黑暗时,我们全天下人的第一个内心认知就是:
“总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才导致不幸的发生。”
这个心理认知,在很多灾难发生后的受害人心里,都有体现,并且直接让受害者无法重新回归生活,甚至无法正常生活。
所以说,站在这个心理认知上,其实陈果老师说“与黑暗和解”本身也并没有太大问题。
我们总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才导致不幸,因此,我们才不会原谅当时的自己。
这里说的“与黑暗和解”,便是让我们与我们所不原谅的自己和解。
当然,这一点,大家不理解也没有关系啦。骂都骂了,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