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绘画流派:集合主义.1(罗伯特.劳申伯格)

标签:
伯格美国罗伯特劳申交织的字母《无题》杂谈 |
分类: 阅读手记 |
罗伯特.劳申伯格
http://s13/middle/4e650063gbae04786ef0c&690
1953年他得到了一幅德·库宁(De Kooning)的作品,他用颜料将之涂掉,并将最后的结果作为一个作品展出,命名为:《已擦除的德库宁的作品》。通过这种方式,他消抹了西方社会中笼罩在那些曾创造过精美艺术品的大师级英雄人物头上的光环,试图将人们的思想引向一个更为自由的天地,使人们在面对浩繁的艺术传统的时候,还有平和的心态和创造的勇气。在20世纪60年代,他开始把大众图象拼贴成大型丝网版画,对波普艺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的作品就是要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正如他所说:“绘画是艺术也是生活,两者都不是做出来的东西。我要做的正处在两者之间。
罗伯特·劳申伯格曾是德裔美国画家约瑟夫·艾伯斯的学生,原名密尔顿·劳申伯格,1925年10月22日出生于得克萨斯州的阿瑟港,1942年秋,入奥斯汀得州大学药学系,但他缺乏研究医药的兴趣,被迫退了学。二次大战期间,劳申伯格参加了海军,在圣地亚哥海军医院当护士,后又在加州各地的医院工作了两年多。一次,他去圣马利诺的亨廷顿图书馆,见到了英国画家庚斯博罗的《蓝衣少年》,启迪了他从事绘画的智慧。1945年退役后,即进了堪萨斯市立美术学院,1948年去巴黎朱理安艺术学院读了一个很短时期--因不会说法语。在该学院结识了他后来的妻子、美国学生苏珊·维尔,他们一起返回美国。不久,便投入在美国黑山学院任教的包豪斯老画家艾伯斯的门下,成为这位抽象构成派画家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
他认为一切有价值的废物都可以拿来当做艺术素材。硬纸板、废铁,鸟的标本、破布……甚至沥青石头都是他创作的素材。这些素材被重新集合起来,胶合在画面上,再施以各种颜色,并利用剪贴、拼贴等手法重新进行处理。劳伯申格称自己的作品为“混合艺术”。
《交织的字母》
http://s7/middle/4e650063gbae049e7e2e6&690
是用一头赡养标本从轮胎中很穿过去,头部沾上了斑斑点点的油彩。罗伯申格从作品中读出了一种暗喻,即男同性恋之间的某种潜在的联系,因为山羊是男性生殖力的最古老的象征,而它穿过轮胎,使它看上去很像是夹在括约肌中的森林之神萨提洛斯的形象。他用一种轻松的手法展示这个当时属于禁区的主题。
《航线》他喜欢用印刷品来反映这个时代,他能利用一切形象来创作新的作品。他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把它们堆积在一起。为了加强纪实的味道。他力求在优化中放进彩色电视的画面的闪烁效果。肯尼迪、飞船、老鹰、人群、街头招牌、舞蹈着、橘子、合子…各种形象的喧嚣的压力构成一张现代生活的存货单,一首对速度,每天发生的事和现实生活感到厌烦的叙事诗。
在《黑市》《峡谷》等作品中,各种文化符号被无逻辑的排列到画面上,人们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细细辨认和品味那些曾经给自己深刻触动的事件,但你却很难完整的认识他们。
http://s10/middle/4e650063gbae0546d3009&690
《峡谷》1959年综合绘画
219.7x179.1X57.8CM
从他的作品里看以看出美国抽象主义所强调的英雄主义和严肃精神追求不同的粗俗和调侃的态度。这类作品体现出一种抹煞艺术门类及生活界限的倾向。
作品
http://s10/middle/4e650063gbae04c595359&690
<无题>
http://s5/middle/4e650063gbae04db00d54&690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