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玩味系列:师徒结对带教案例分析(数学学科)
(2015-01-13 22:15:33)
标签:
闭门胡说玻璃心态工作玩味精神词赋杂谈纤维 |
【案例背景】
学期初,我和秦怡结成数学学科带教师徒。在“规范化”培训要求指导下,结合“第二轮主动.有效课堂推进”的主题课教学设计要求, 秦怡老师积极学习,努力上进,取得了良好的绩效。比如,在她的数学工作室亮相课《轴对称图形》中,我们师徒两人从备课设计开始,一直到教后反思,都相互合作,查找缺点,及时改进,课堂也因此更顺畅了。此外,在上课、作业辅导等方面,我们也是交流频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案例分析】
1、备课过程
县级“第二轮主动.有效课堂”的推进,教研组主题课教研的要求,双方面的教学设计要求下,秦怡老师发现,这样的教学设计从理念到文本,都觉得困惑良多。所以,我们组内先进行了一轮学习的过程:对比学习两轮“主动.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活页的异同。然后,秦老师能做到心中有数。在准备了一个星期之后,她给我看了看她的初稿《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仔细阅读后,我感到,整个教学过程流程环节都很清楚,学生的活动也设计到位,体现了“主动.有效”课堂的教学要求。然而,就文本意义上的“主动.有效”主题教研课的教学设计活页,缺少了“主题背景”、“研究目标”等。在我们坦诚地交流后,她第二天就做出了调整,课上得很流畅。教学设计活页上传后,得到了“B”等的良好评价。
2、上课过程
听过秦老师好多课了,她的风格给我很深印象——耐性足,始终微笑着面对学生,很亲切。如《年、月、日》一课中,她先是以学生感兴趣的日期引入,如生日、节日等等,学生们都很愿意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探究中去。在年历的学习中,她也是始终鼓励着孩子去“试一试”、“说一说”、“圈一圈”等等,耐心地巡视,认真地倾听,动情地表扬,所以这节课上,学生们兴致高昂,效果也很好。还有一节《轴对称》图形,整堂课,她都是让孩子处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思考学习的。不仅教态亲切,而且课件资源很富有生活气息,讲解很细致入微。所以,效果也很好。
3、辅导过程
秦老师批阅作业、辅导学生很细心。但有时,也困惑很多。比如,对差生的辅导,总是令她头疼不已。她常跟我说,相同的一道题,绝大部分学生一遍就能教会,可是学习差的学生就是三遍也不一定会,这怎么办?我笑着说:“你要找到适合他的方法!”她有些疑惑不解。我说“比方说,你要鼓励她学会画线段图,或者简图。如果还不行,再试一试一些套路性的格式!”。后来,她真的针对学习能力很差的学生,找出了一些适合于他们学习的方法,比如“倍数关系”的线段图法,或者“圈画关键字,写等量关系式”的方法。
【案例反思】
1、秦老师善于学习,有良好的师德教态做基础。从上面三个小片段,就能看出,秦老师对待学生的育人心态。
2、教学工作,需要在沟通中进行。不仅师生之间,也还是文本与师生之间,也还有老师与老师之间。从上面的三个片段分析,我们看出,只有达到彼此的有效沟通交流,学习也得以进行!
3、欠缺经验不要紧,到不能缺少对教育的热爱。如果没有这份热爱做支撑,教学工作就少了许多的真善美。而以上三个片段的管窥,让我们看到了秦怡老师对教育的那份本真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