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2013-03-11 10:22:19)
标签:

玻璃心态

工作玩味

教学感官

杂谈纤维

闭门胡说

“主题教学研究课”教学设计活页

              学校       执教者     时间       学科 数学   

 

《观察物体》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4——17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1、 一二年级已经有过关于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知识点教学,主要关注图形的空间特征,以感知为主。立体图形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常见的球体、方体的感性认识。

2、 本课基于孩子对立体图形空间感认识的需要,以搭积木为教学活动历程,在“指令”游戏、从不同位置观察等实践中,搭一搭、说一说,使得学生的空间立体感第一次得到充分的训练,为日后的几何教学(组合图形、立体图形等)作了基础准备

3、 教材以小朋友指令玩搭积木的形式,进行主动探究,进行做中学的教学过程。虽然以步骤图形来展示思维过程,但其中的科学规律——不同位置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不同,则需在充分的“摆一摆,搭一搭,说一说”中得到验证,然后内化成学生自己的感性经验、理性认识。

 

学情分析

1、 学生对积木有较好的感性认识:面、形状等,且能较为熟练地搭出任意的积木立体模型(完全出于摆放、拼接等动作的操作经验)

2、 学生已经开始养成观察物体的习惯,积累了一些经验,有基本的空间感

3、 如徐慧贤、蒋桂松等学困生,对角度位置的空间方位感不熟,所以,即使他们兴趣十足,但作业训练有些吃力;而如顾宇豪、潘悦则只能看着实物立体图形,试着与看到的平面图形对应起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站在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的物体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等描述物体的特征

情态与价值:激发兴趣,增强操作动手能力,感受数学逻辑与生活直观之间的关系,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化教育“主动-有效”驱动单

“主动-有效”的追求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知道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2、能在实践中,抽象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在此基础上加以辨认运用;

3、在说一说、猜一猜、搭一搭能观察操作中,发展逻辑思维,养成良好的语言思维习惯,能状物描体地表述空间观念

主要“教学策略”

1、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小组内,指令游戏进行兴趣化的“搭积木”,实践观察物体从各个位置看到的形状;

2、 实物演示、做中学:通过实物演示,搭积木的教学实践,探究中三维空间物体中常见位置角度下的平面成形规律;

3、 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动画形式、声响、颜色等进行教学过程的演示,生动地传达出教学过程,尤其是对各位置角度的平面成形过程的演示,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4、兴趣教学:学生对于可操作、可观察的课,一般都很有兴趣,激发兴趣,在兴趣引导下,进行新知探究,进行小组合作,进行抽象验证。

教学重点

 

站不同位置观察,所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同,能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对所站位置、观察角度的空间想象,从正面、侧面、上面所观察物体形状的辨认,语言描述

课前准备

学具:积木若干、隔板一块,学习单

教具:教材课本、积木若干、课件

教学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激趣引入

 

 

 

 

 

二、            新课探究

 

(一)你心中的它

 

 

 

 

 

 

 

 

 

 

 

 

 

(二)你手中的它

 

 

 

 

 

 

 

 

 

 

 

 

 

 

(三)说一说你眼中的它

 

 

 

 

 

 

 

 

 

 

 

 

 

 

 

 

 

 

 

 

 

 

 

 

 

 

 

 

 

 

 

 

 

 

 

 

 

 

 

 

 

 

 

 

 

 

 

 

 

 

 

 

 

 

 

 

 

 

 

 

三知识运用,练习巩固

 

 

 

 

 

 

 

 

 

 

 

 

 

 

 

 

 

 

 

 

 

四课堂总结

视屏播放:魔法游戏

《神奇的积木》

师指令,隔板后立刻搭成正确的积木立体图形(学生在幕后操作)

 

想不想探究一下积木游戏的奥秘呢?

 

 

现在我把这个神奇的积木模型请出来,让他现身说法,它是怎样搭成的!

播放语音:我是这样站起来的:横着摆三个,中间积木上再放一块

 

好,我观察了同学的摆放动作,很到位,基本能把“你心中的它”摆出来

那位同学愿意用你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你刚才模仿的动作?

 

 

那现在,老师换个积木模型,我把它描述给你们听,你们用组里的积木摆出来,好不好?(组里同学互相帮助哦)

指令(多媒体文字呈现

:我用了三个正方体搭成的,从右面看去,是两个,上面的方块在右边,猜猜我是谁!

师:巡视指导

 

 

 

 

这里有个积木模型对自己不自信了,因为大有几个小朋友在议论它的“身份”(媒体出示: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淘气说:“它是三个正方形”笑笑说:“它是两个正方形”,乐乐说:“它是四个正方形”

到底谁说的对?还是都有道理?说说你的理由,组内同学讨论一下吧

 

下面,每个组里派一名代表,就以上三个小朋友中的任意一个的说法,发表你们组里的意见(赞同还是反对,说一说理由)

 

你们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吗?

那谁来说一说笑笑的说法怎样?

 

谁又来说一说你们组对乐乐说法的看法呢?

 

小结:你们都很棒,你们的意见是那么的振振有词,说得很有道理。是的,我们观察物体的角度位置不同,所看到的形状就不同。

 

一、跟进环节练习:

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选择正确的形状)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从正面看是(    

从侧面看是(    

从上面看是(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A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C

 

 

 

 

二、基础练习

1、 摆一摆,看一看,找出从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形状(正面画√,上面画“○,右面画“

 

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搭一搭,连一连。

 

三、 提高练习(任选一题解答)

1、 搭一搭,填一填

2、 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这节课,我们利用积木模型,进行了教学研究。在观察积木模型时,你有些什么可以告诉大家的吗?

观察,(听指令,看积木立体图形)

 

 

 

 

情绪激昂:想

 

 

 

 

 

听积木模型的指令,

边做摆放的动作(不使用积木)

 

 

 

 

 

 

一位学生上讲台:演示(动作演示,也可带上自己的积木)

 

 

 

听指令,搭积木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组内合作)可能有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组内可先实物模仿搭成这样的积木模型

再讨论交流(一个人说时,其他同学听,不赞同,可以辩

 

 

 

 

 

 

代表发言:我就“小淘气”的说法,发表我们的意见:我们认为,他说得对,因为从侧面看去,整个积木模型就看成了三个正方形了。

……

 

 

 

 

2 ……

 

 

 

3……

 

4……

 

 

 

学习单:

 

一、

环节练习(独立完成)

 

 

 

 

 

 

 

 

 

 

 

 

 

 

 

 

 

学习单

二、基础练习

独立完成(可借助积木再搭一搭)

 

 

 

 

独立完成

 

 

 

 

 

 

 

 

可讨论完成

 

 

 

 

 

 

 

 

学生发言,补充。

观察的位置角度不同,看到的积木模型形状不同

激发学生兴趣,引学生注意力于“观察物体”上(明确正面、侧面、上面等相对的空间位置以学生座位为准)

 

 

 

气氛渲染

 

 

 

熟悉指令,依据指令,模仿空间,为之后的操作做铺垫,尤其照顾到学困生的思维跟进

 

 

 

此环节锻炼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听的习惯,聆听之中,调动思维,形成模型,传达动作指令

 

 

 

 

此环节连接“文字指令”与“摆放操作”,之间的架接在于学生对指令的理解及对正方体空间位置的感官,是本课难点,需加教学重点投入

 

 

 

 

 

 

 

 

 

 

 

 

 

 

 

 

 

 

此环节乃本课难点化解之处,需加充分的教学关注,学生讨论充足,养成聆听、发言、交流的好习惯

 

 

 

 

 

 

 

 

 

 

 

 

 

 

小结在于知识点的阶段性归纳梳理成形,也是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概括,表扬鼓励,学生在信心十足的心理满足下,更容易接受新知。

 

 

 

 

 

 

 

 

 

 

 

 

环节跟踪练习,在于返现学生对“位置角度不同,所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同”的理解

(兼顾学困生的基本知识技能达标)

 

 

 

 

 

 

 

 

 

 

 

 

 

 

 

 

 

 

 

 

 

 

 

 

 

 

 

 

还课堂总结权于学生。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的位置不同,

                          正面,

        观察同一物体, 侧面(左、右),看到的形状不同。

                          上面

                                     

 

作业设计

一、 环节跟进练习:不同位置看到不同形状(选择正确的形状)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从正面看是(     

从侧面看是(       

从上面看是(                            C

二、 基础练习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1、搭一搭,看一看,找出从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形状(正面画√,上面画“○,右面画“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搭一搭,连一连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D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    的图形有(    )个,分别是(   

 

 

三、 提高练习(任选一题解答)

1、 搭一搭,填一填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A

                                B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1         2       3         4

 

填图号

(1)从右面看是图A的是(     

(2)从正面看是图B的是(     

(3)还有(     )立体图形从右面看是图A,还有(     )立体图形从(

          )面看是图B

 

2、 下面的立体图形是从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正面             上面             右面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四、 小小考证家:(口头回家作业)

     古诗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请做个调查考证,说一说这句古诗与我们今天学的观察物体的知识有什么内在联系。下节课,我们有兴趣的话,再好好探讨!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教学感官系列:《观察物体》教案设计及作业练习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