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提起柳枝接骨,很多人都很奇怪:柳枝怎么能接上骨头呢?奇怪归奇怪,柳枝接骨实有其事的。相传古代扁鹊、华佗等人都很熟练地运用柳枝接骨的技术治愈了无数患者,明朝末年的大家傅青主在他的《金针度世》里明确地阐述了柳枝接骨的治疗过程。清代的名医程有明运用柳枝接骨的技术独步天下。建国后,尤其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后,柳枝接骨曾在我国民间出现过,效果明显。
                                       一
   
隋朝开皇年间,衡水湖南岸有个李家村,村里有户姓扁的老人,名叫扁老四。扁老四父母早亡,老夫妻俩养了一个十几岁的闺女种田度日。
   
虽说天下已定,但是天下从来没有太平过。好在这地方民风淳朴,吏道精良,扁老四一家三口才勉强过活。
   
扁老四的老婆封氏看见老汉一天到晚去田里干活,累的腰也弯了,腿脚也沉了,心里实在地过不去。
   
夜深了,封氏一觉醒来,觉得扁老四还没有睡,就凑到他的脸上看看,说:“怎么还不睡?”扁老四说:“睡不着啊。”
   
“想啥呢?”封氏嘟囔着,“半宿啦夜的,不睡觉,胡乱想个啥?”
   
扁老四半天没有说话,封氏等了半天,上来摸了摸他的头,说:“跟我说说吧。”
   
扁老四吞吞吐吐地说:“我想-----我想----”封氏一听,心里着实急得慌,说:“老头子,快说吧,说完了好睡觉。”
   
扁老四说:“我想开个小店,给人们看病。”
   
“看病?”封氏一听就迷糊了,说:“你会看啥病?自己有病了,弄得半夜三更不睡觉,急得撒不出尿来,还想着给人家看病,我看了你不是做梦了吧?”
   
扁老四又咕嘟了两声,把头转过去,封氏也慢慢睡去了。
   
一连几天,扁老四没睡好一个囫囵觉,白天照样到田里干活。开始的时侯,封氏也没理他,过了些日子,她看见扁老四的脸明显地黑瘦了,就对扁老四说:“你爱干啥就干啥吧,我不明白你的意思,我也不烦你,也不拦你,反正天下乱哄哄的,也不缺咱这一锅烂粥,糊哩糊嘟地过吧。”
扁老四笑了笑,干自己的事去了。收工的时候,筐里背了些柳枝家来。
   
他对老婆说:“你知道这是干啥用的?”看着封氏不明白,扁老四低声说:“用它给人们接骨头。”直说得封氏目瞪口呆。
   
扁老四说:“我一直没跟你说过。我的祖上原是颍上人,本姓张。我的第十一代的爷爷跟扁鹊的后人学了柳枝接骨的法子,治好了不少人的腿脚,只可惜扁鹊的后人却没人把这宝贝承接下来,也是命吧。”
   
说到这里,封氏端了一杯水,扁老四呷了口水,接着说:“我爹死的早,爷爷怕这法子丢在他手里,就在我很小的时候,手把手地教给我,我总算没有让爷爷白费心,在我二十岁的时候就有了一手接骨的绝活。”
   
扁老四拿起一个烟袋锅,在鞋子上敲了敲,从布袋里掏撸了半天,拿出他的烟袋子来,松开烟袋子的绳子,把袋子放到青石板上,左手拿着烟袋锅的头,右手捏起一捏烟放在锅子里,又用右拇指摁了摁,才用火石点了烟,使劲地吸了几口,喘了口长气以后,鼻子冒出两道浓浓的白烟来。
   
他接着说:“我没到地里干过活计,我家的那点地都是前邻王二嫂种的,她家人多,寡妇失业的,也算积个小德吧,除了咱吃的,剩下的都留给她了。我家也不缺这些,靠我的手艺,爷爷奶奶、母亲,还有两个弟弟,这一家人的日子过得也富裕。”说到这里,扁老四又吸了几口烟,直愣愣地看着地上,半天,没话了。
   
封氏凑过去一看,扁老四一双眼已经老泪纵横了。(daixu)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