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窗为感触点的作文(改编凯老师博文)
(2009-04-13 15:04:37)
标签:
材料作文训练例文 |
分类: 作文教学 |
以窗为感触点的作文
窗,是了望的视点;窗,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窗,可以是有形的;窗,可以是无形的;窗,可能有自己丰富的经历;窗,可能是生活无声的见证……大千世界,和窗有关的故事很多很多;芸芸众生,由窗生发的见解也见仁见智。
以窗为感触点写一篇作文,鼓励选择较新的视角。
要求:
1.文体不限。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精析]
这段话题材没有确立相对的意义指向,只提供了供思维发散的点,可称之为定点型话题作文。定点型话题作文比定向型话题作文具有更加自由的发散性,它可以把思维触角伸向古今中外、四面八方。对本题而言,窗是一个特别的对象。一方面,从本身而言,它可以是有形的窗,也可以是无形的窗,如心灵之窗、文化之窗、社会之窗、国家之窗等;另一方面,从包容性而言,它可以装纳广泛的内容,窗外窗内窗自身,发生过多少故事,演绎过多少世理,出现过多少景色,这些,生活在窗下的人,都会有宽裕的选择。
1.靠
座位靠窗是一种幸运吧。
忙碌时,关上窗子,不必理会外面人们的来来往往。对他们来说,我是窗内人,而他们,是我的窗外人,我们的生活在那一点产生交集,我们的关系由陌生变为窗内窗外,他们可能带着故事走来,我也有我的故事。只是我依然埋头写我的昨业,他们依然走他们的路,不必猜想对方拥有怎样的生活,不必为各自的故事负担。那一瞬之后,我们的关系又回复到陌生,只是靠窗很幸运,每天能够享受这么多妙不可言的缘分。
闲暇时,打开窗子,仔细体味望窗外云卷云舒的惬意。有人说人与人的因缘际会像极了天上的云,在某个时刻重叠,又在某个时刻分离,分分合合教会我放下,放下不舍的情缘,坦然地面对未来的生活。有时万里无云,辽阔的天空毫无遮拦,让我想起儿时飞天的梦想。当初的梦想不再,如今的向往就在我抬头低头的罅隙中渐渐沉淀,等它如琥珀般晶莹时,我会鼓足勇气,飞向这片辽远的天空。
偶尔下雨,便会脱下眼镜欣赏烟雨朦胧,因为雨丝连线的清晰会让人有种压迫感。轻舞的雨烟撩起年轻女孩特有的情愫,牵引我的思绪飘往某个正在上演的爱情画面处。公园里,孩子天真烂漫,小男孩牵着小女孩的手趟过水塘,小心翼翼;西湖畔,对对情侣携手漫步,女孩的脸庞娇羞如湖中的莲花,楚楚动人;屋檐下,年迈夫妇坐着摇椅,品味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相视一笑~~
冬天的夜晚,教室门窗紧闭,二氧化碳混合着灰尘碰撞玻璃,形成液滴,逐渐膨胀饱满,承载不了就聚滴流下,划出一道倩影。最爱看这道水痕后隐约的灯光,那是父母等待儿女归家的灯火,微弱却温馨,泛出一圈圈爱的光晕。我总猜想当学子看到迎归的灯火会怎样的感动,然后有怎样地激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路上奋勇前行。靠窗很幸运,能时时分享这份感动,品味这份激励。
几滴雨打在窗玻璃上,留下斑驳点迹,似乎是关上窗子,就能躲避外界一切风雨的欺凌,但是不是关上了窗子,就能真的永远被保护?
此时的窗外,有个巨大的花苞,我等待它璨然看放灿若莲花的那一刻。(以上选自凯老师博客)
2.画一扇窗给自己
人的一生中,可以没有显赫的成名,可以没有万贯家财,可以不是伟人巨子,可以不是达官显贵。但是,只要你拥有一颗洁白无瑕的心灵,从风景中看到了自己,明白了自己原来也是一道风景,而不是在风景中迷失了自我,仅仅成了别人风景中可有可无的点缀.
很多人常常埋怨自己的生活不圆满,不如意,不舒心,进而心情郁抑,生活无味。其实,损伤和缺憾往往是我们进入另一种美丽的契机。不完美是生活的一部分,拥有缺陷是人生另一种意义上的丰富和充实。不管世间的变化如何,只要我们的内心不为外境所动,则一世荣辱,是非,得失都不能左右我们。上帝是公平的,给予每一个人的欢乐和痛苦都与付出成正比。有时我们所拥有的,别人不一定拥有。每个人有自己拥有的长处,每个人也都有自身的不足,所以,我们不必为别人的拥有而失意,应该为自己的拥有而开怀。如你常想去悟出真理,却反而为了这种执著而迷惑,困扰了自己。在人的心底里有一种名叫“欲望”的动物在生长,如控制不了,就会成为你生活里的狼,咬伤别人和自己。生活中,让人诱惑的东西很多,金钱,美女,权势,在逐步的不自觉中我们常常会迷失自己,失去了曾经的坚守。
我们不要奢望永久地占有一中“美丽”,那不是智者所为。留一段观赏的距离,或浅尝辙止,都是对美的最好把握方式。生命的卑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懈怠了精神。有一首童谣:“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无论我们生活在怎样困苦的境地都不能气馁,不能轻言放弃。认识自己,这是希望所在,也是生命的动力。画一扇窗给自己,这是一种豁达超然的人生。如果上帝在关上门的同时,也封闭上那扇窗,那么就画一扇窗给自己。那样,我们被现实之壁撞痛的郁闷灵魂,才有得以喘息的机会,希望也才有枝了栖。生命是活给自己的,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即使被险恶和残酷完全封闭的境况下,也要点燃一盏希望的明灯。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人有能力向命运挑战,并以自己的力量创造和改变自己的命运。生命既不是痛苦也不是幸福,生命是一张空白的画布,你必须非常艺术,也非常谨慎地画它。生命的价值就像一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稀世之宝。人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看重自己,自珍自爱,生命就有意义,就有价值。
良好人生的境界实已至高,当一个人的事业,爱情,品行,心境乃至体格都能达到良好状态时,谁又能说我们的人生不够优秀呢?
3.画一扇窗给自己
每天都要经过那幢爬满爬山虎的小阁楼。我喜欢那一壁爬山虎,喜欢那点点嫩绿探首窥春的调皮;喜欢那片片绿叶飞舞着送走秋的潇洒;喜欢那条条细茎默默耐冬的不屈。每天都要看看那一壁的爬山虎,看看那扇被爬山虎包围着的紧闭的窗。(这“孤寂”的窗,原来竟然掩映在如此具有诱惑力的一壁爬山虎之中,这就充满了一种神秘的色彩,自然勾起了人的某种好奇心。“喜欢那”一组排比兼拟人句形象地描绘了爬山虎的特点,并带有一点象征的意味)
错综的茎条把窗织成了一只孤独的眼睛,灰色的窗帘就如一滴浑浊的泪,把灿烂的阳光挡在了窗外。(此节用两个相当贴切、传神的比喻句将窗的孤寂形象化了)
摇响车铃,出现了一幅凄凉的画面:灰色的窗帘后,探出一头银发,灰白的脸上爬满了孤独的皱纹,一双黯然的眼睛向楼下搜寻着,随即又充满了孤独、落寞、伤感与无限的失望。摇摇头,叹口气,缓缓关上了那扇陈旧的窗。(极为高明地抓住了人物最具特征的外貌、神情和动作,进行了生动、传神地刻画,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老人的“孤独”和“落寞”,与首节形成呼应)
我惊讶于她的眼神:多么像奶奶的眼神,奶奶的睛睛里永远都充满了慈爱与祥和。(与自己的奶奶联系起来,这就更加具体化了)
夕阳苦苦挽住了树梢,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借环境描写来渲染某种气氛)
再次摇响车铃,向开窗的老人送去一个问候的笑,撒一抹青春的热情。没有任何语言,一扇窗已经打开。微笑与铃声成了老人与我每日的期待。(多么使人感到欣慰的车铃声!多么富有爱心的一个女孩子!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一幅画面)
一个周末,突然下起大雨。如约的铃声中传来一个和蔼的声音:“孩子,进来避避雨吧。”走进小阁楼,老人慈爱地擦去我头上的雨水。“淋着了吧?”“没有,谢谢您,奶奶。”“好孩子,乖……让奶奶看看……”老人竟有些呜咽。“孙女和你一般高了……好孩子,有空来陪我说会儿话,行不?”老人孤独的双眼中闪着光芒。(打开的何止是一扇窗,更是爱的闸门,无论是从窗外流进来的,还是从窗内飘出来的,都是人间最珍贵的浓浓的爱)
点点头,给老人一点安慰,一个希望。
裁一幅美丽的窗帘,换下老人灰色的心情,让灿烂的阳光温暖老人的心。(美好的祝愿,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细微的行动去实践、去履行……这是我们为人子女的职责,也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评:
全文思路流畅,构思巧妙自然,描写生动细致、形象逼真、传神到位,融情于景当中,内涵富有时代意义,题旨若明若隐,较为含蓄内敛。我尤为赏识的是此文成功的描写和自然流畅如小溪般奔流而下的构思。
(指导教师孟雯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