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资料 |
云块较小,轮廓分明,在厚薄、形状上有很大差异,薄的云块呈白色,能见日月轮廓,厚的云块呈暗灰色,日月轮廓分辨不清。常呈椭圆形、瓦块状、鱼鳞片或水波状的密集云条。常成群、成行、成波状排列。
高积云在约2000-5000米的高空,最高时也可达5000米以上,属中云族。高积云大多由过冷水滴构成,可伴有冰晶或非过冷水滴,是水云或冰、水混合的混合云。日、月光透过薄的高积云,常由于衍射而形成内蓝外红的光环或华。高积云又可分为透光高积云、蔽光高积云、荚状高积云、积云性高积云、絮状高积云和堡状高积云。
高积云成因与层积云相似。薄的高积云稳定少变,一般预示天晴,群众中有"瓦块云,晒煞人","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的说法。厚的高积云如继续增厚,融合成层,则说明天气将有变化,甚至会产生降水。
冬季,高积云预示活动的气旋的到来,尤其在转变成积雨云时,会出现长时间的降雨。夏季,高积云如果变成塔状,则预示着风暴的到来。
高积云的形成与波动有关。
波状云形成原理
空气中有波状运动时,如果云层比较稳定,水汽充沛,在波动的作用下可形成波状云。云的外形特征与空气的波状运动紧密相联。空气沿波峰上升冷却凝结成云,沿波谷则因下沉增温无云形成,或云滴蒸发而云变薄,形成波状排列的云条或云层。云轴的排列与上下层风的向量差一致。例如在测站的上空,低层风速为V1,高层风速为V2,风的向量差为△V,则云轴沿△V的方向排列。如果波动同时产生在两个不同方向时,由于这两个波动互相干扰,云便分裂为孤立的扁球状或块状;排列成群、成行,很有规则。
|
七、http://baike.baidu.com/pic/20/11982063241931804_small.jpg 卷层云(Cirro
stratus,Cs)
卷层云由冰颗粒形成,看上去像白云的纹路,这些是惟一会在太阳或月亮周围产生光晕的云层。 卷层云约在5500-8000米的高空。这种云由湿空气作大范围缓慢斜升运动而膨胀冷却所造成,这样,它们和流动气旋以及暖锋有关,位于雷雨层顶部;有时,它们也与热带气旋有关,因为热带气旋上空地区风从气旋内向外吹,把卷层云吹到远离它们形成时的地方。卷层云范围大,可达几百到几千公里,具有相当宽广的连续云幕。全部由冰晶组成,云底具有丝缕的结构,能透过日、月的光,使地物有影。云层中往往可见晕圈。若卷层云加厚降低,系统发展,多预示有天气系统影响测站,故群众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等说法。但是如果无明显发展,甚至云量减少,未来天气也不会有显著变化。 卷层云标示了高海拔地区的潮湿地域及大面积的空气上升运动。这两种条件与降水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在寒冷时期,尤其在转变成高积云和雨云时,代表了气旋和长期稳定降水的到来。夏季,它们代表风暴和热带气旋的到来。 卷层云出现时,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日晕现象是非常罕见的,所以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日晕里面是红色,外面是紫色,非常漂亮。其实,晕的现象和我们日常见的彩虹现象有些类似。彩虹是因为大雨过后,天空中还残留着许多小雨珠,这些小雨珠就像一个个小三棱镜,太阳光经过三棱镜的分解,成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道彩光,形成了彩虹。而日晕是柱状冰晶体折射引起的。除了日晕,月光也能形成月晕。 日晕,是一种天文现象,它形成的原因是在5000米的高空中出现了由冰晶构成的卷层云。卷层云中的冰晶经过太阳照射后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等物理变化,阳光便分解成了红、黄、绿、紫等多种颜色,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http://baike.baidu.com/pic/16/11983808708635021_small.jpg 低而漫无定形,云体均匀成层,能完全遮蔽日、月,呈暗灰色,云底常伴有碎雨云。云层水平分布范围很广,常布满全天。同积雨云相比较,雨层云的性情比较温和,没有冰雹和龙卷风等灾害。雨层云的云层相当厚,厚度可达八到九千米,且云滴浓度很大,能完全遮蔽太阳和月亮的光线。这种云团不打雷,不打闪。降水呈灰茫茫的水帘状,使云层显得蓬松。 雨层云云底高度大约在600-3000米,云层厚度可达4000-5000米,多出现在暖锋云系中,由整层潮湿空气系统滑升冷却而成。它往往会造成较长时间的连续降雨,农谚"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即指雨层云的降水状况。 雨层云看起来隆起部分呈灰色,与积雨云隆起部分的颜色相比似乎更令人感到恐惧,但其灾害性天气较少,会产生较为明显的降水!!!http://baike.baidu.com/pic/3/11982054995821977_small.jpg 属于低云族。当形成浓积云之后,若空气对流运动继续增强,云顶垂直向上发展更加旺盛,达到冻结高度以上,原来浓积云的花椰菜状的云顶开始冰晶化,它的明显而清晰的边缘轮廓开始在某些地方变得模糊,此时就进入积雨云阶段。 积雨云臃肿庞大,云顶有丝缕状冰晶结构,顶部常扩展成砧状或马鬃状。云底阴暗混乱,起伏明显,有时有悬球状结构,偶有龙卷产生。由水滴和冰晶构成,为混合云。云底高度一般约在400-l000米,在潮湿地区出现的高度通常比在干燥地区低近一半;冬季寒冷地区约4500米,夏季温暖地区约18,000米;积雨云云顶很高,可达对流层顶(800-12000米)。 全球除了南极以外的地区。大多在温暖潮湿的地面上空、山区上空以及在热带海洋部分上空。 积雨几乎总是形成降水,包括雷电、阵性降水、阵性大风及冰雹等天气现象,有时也伴有龙卷风,在特殊地区,甚至产生强烈的外旋气流--下击暴流--这是一种可以使飞机遭遇坠毁灾难的气流。 积雨云分两种:秃积雨云和鬃积雨云。 积雨云是对流云发展到极盛阶段,常产生较强的阵性降水,并伴有大风、雷电等现象,有时还出现强的降雹(叫冰雹云),有时有龙卷风产生。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