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高阳台】古代百相咏之王导

标签:
辞文学/原创 |
(词林正韵第六部)
襄助琅玡,雄姿俊逸,弘犹深远皇门。
立足金陵,独具慧眼宁殷。
溯源正本兴庠序,重礼仪、教化天伦。
笼江东,申命群官,士族唯亲。
谦和宽厚三朝佐,竭谋韬才智,报效隆恩。
寡欲清廉,寒碜漏屋炊薪。
治世经国千秋事,敢担当、勠力精勤。
亮高风、润色遗芳,位极人臣。
注:刘镇辞格。
【简介】
王导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早年便与琅玡王司马睿(晋元帝)友善,后建议其移镇建邺,又为他联络南方士族,安抚南渡北方士族。东晋建立后,先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又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与其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谋反并攻入建康,欲废元帝而立幼主,因王导不赞同,只得退回武昌。不久,王导受元帝遗诏辅立明帝,迁司徒。“王敦之乱”平定后,进位太保。太宁三年(325年),明帝崩,王导与外戚庾亮等共同辅政。庾亮不听王导劝谏,执意征历阳太守苏峻入京,致使其举兵反叛。咸和四年(329年)“苏峻之乱”平定后,王导驳斥众人欲迁都的念头,稳定局势。此后联合郗鉴继续执政,虽与陶侃、庾亮矛盾颇重,但终无大乱。咸康五年(339年)卒,年六十四。成帝举哀于朝堂,遣使追谥“文献”。葬礼规格同霍光、司马孚,为东晋中兴名臣之最。
王导善书法,以行草最佳。他学习钟繇、卫瓘之法,而能自成一格,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有草书《省示帖》、《改朔帖》传世。
(简介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