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微服私访记》-(I-17到23集是铜鼎记》-(I-24到
(2009-12-16 14:50:06)
标签:
铜鼎康熙微服私访记杀头之罪皇上张明远宜兴杂谈 |
分类: 文学篇 |
《康熙微服私访记》-(I-17到23集是铜鼎记)
说明一:吏治腐败;一个偷字了得?
说明二:一个内务府上至达官显贵下到街头泼皮无赖,门庭若市、求官的、办事的,应了皇上的话:“比我的男南书房还热闹”,太欺主压主了。
《康熙微服私访记》-(I-24到30集应是紫砂记)
紫砂壶记写宜兴县令与班得伍一党,官匪勾结,鱼肉百姓,追名逐利、沽名钓誉、欺君罔上、不可一世,班得伍借着祖宗传下来的丹书圣卷(免死金牌),在宜兴县城强夺古董椅子、敲诈勒索张明远家的祖传“供春壶”,只因张明远不给,便以恶名害死张明远的侄子、身怀六甲的妻子,因祖传宝壶而害死了一家三口人的命,真是因壶而家破人亡,张明远悲痛欲绝,偏偏遇见糊涂狗官知县,张明远知与班得伍狼狈为奸,只身隐宜山山林做紫砂壶,便以执着的意志在紫砂的内胎刻上四句诗鸣冤,却说班得伍除杀三口人不说,还剁了女人的手为他的紫砂擦拭,假借皇上之名选秀女以中饱私囊,件件是杀头之罪,最后“我来也”将免死牌偷去,班的养女将班的真假免死牌掉了包,才在公堂之上哑口无言;宜兴县令“经营”了很多匾,最后换来的是刑部的问罪。
启示一:传家宝在不得势的人手中,只能成为一把屠刀。不传出则已,一旦传出,要么用权势保之,要么用钱、用人保之。或许简接成为一把利器。
启示二:祖传铁书圣卷在有德的后代手中以备不测,在无德的后代手中也终究是害人害己的一块破铜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