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上两个因进献《清平调》词获罪被贬谪的御用文人

(2008-06-21 21:10:26)
标签:

文化/宋词

清平调

清平乐

御用文人

律诗

罢官

讽刺时政

李白

王观

分类: 词牌名及其背后的故事
   已被新浪文化博客推荐

    历史上两个因进献《清平调》词获罪被贬谪的御用文人

              ----兼析词牌名《清平乐》

    文人是幸福的,可以无所顾忌地吟风弄月,搔首怀古。但又是不幸的,要知道中国历来就有“文字狱”一说,可能会因为某个人心情不好,轻则把你流放到荒蛮之地,次则砍下你的狗头,重则杀你全家,更可怕的是灭你九族。今天和大家说说最轻松,也是人们茶余饭后上佳谈资题材的因文字罢官的人和事。

    历史上两个因进献《清平调》词获罪被贬谪的御用文人李白的三首《清平调词》,绝大多数人都能背诵其中的一首或其中的一、二句诗。但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可能知道的就不多了。
    742年(天宝元年)唐玄宗刚宠杨玉环时,李白结识了诗坛老前辈80多岁的太子宾客、从三品秘书监贺知章。两人一见如故,贺知章一见他,就把李白比做被天庭贬谪下凡的神仙,“呼为谪仙人”。然后就请他喝酒。两个人喝得很高兴。喝完发现没带钱。贺知章身上带了一个小小的佩饰之物,是黄金做的小乌龟。就把这个黄金做的小乌龟算还了酒钱。贺知章是八十多岁的一个著名的老作家,是一个大官,请李白吃饭,请李白喝酒。也有一些资料说是贺知章看到李白的《蜀道难》,非常地崇敬他。总之,贺知章对他的称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不但政治地位高,在文坛上地位也很高,所以李白马上就在长安声名鹊起。

    历史上两个因进献《清平调》词获罪被贬谪的御用文人于是,贺知章将李白引见给唐玄宗。皇帝见了李白的诗也赞叹不已,就在金銮殿上召见李白,当诗人远远步上台阶时,唐玄宗竟然走上前去迎接李白,谈起当时的政事,李白能当场根据唐玄宗的意思,写下一篇“和番书”,而且一面口若悬河地与玄宗谈话,一面手不停笔地写下来,唐玄宗大为高兴,亲手调制了一碗羹送给李白吃,从此任命他为供奉翰林。什么叫供奉翰林?就是用文字逗皇帝老儿开心的高级文官。

    这个故事究竟有多少真实可性?李白临去世的时候,是在他一个族叔,就大概相当于本家叔叔,叫李阳冰家里边去世的。这个李阳冰,是唐代很有名的写篆书的一个书法家。李白临去世的时候,就把自己平生所做的诗文,都交付给这个李阳冰,让他编辑出版。据李阳冰所编的《草堂集》记载:

    历史上两个因进献《清平调》词获罪被贬谪的御用文人唐玄宗一见李白就说:“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虽然你还是个老百姓,可是我却知道你的名字。不是你平时道德品行高,文章做得好,咱们俩怎么今天坐到这儿来呢?
    一天晚上,唐玄宗带着他的宠妃杨玉环,乘月色观赏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贵牡丹。兴庆湖畔,他们漫步长堤,身后是空辇和一行最出色的梨园弟子。他们在花香月色之中,摆下歌舞。李龟年正张罗着管弦班子准备唱的时候,唐玄宗说:“赏名花,对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旧词?”叫李历史上两个因进献《清平调》词获罪被贬谪的御用文人龟年拿着金花笺赐给李白,让李白赶紧写词(也就是配合歌唱的七言律诗)。哪想到这时李白正和几个朋友躺在酒楼里呢。李龟年赶快用冷水激醒他,叫人把李白架进兴庆宫,半醉半醒的李白,写下了下面三首《清平调》: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把木芍药(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桃花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的心情和光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历史上两个因进献《清平调》词获罪被贬谪的御用文人唐玄宗当然高兴,但想李白古体诗超凡脱俗,律诗不大多见,眼下已唱了三首七言律诗,不知五言诗写得怎么样,于是让李白以“宫中行乐”为题写十首五言律诗。
    醉意朦胧的李白知道这是皇帝老儿在试他的本事,就对唐玄宗奏道:“臣今天不巧已醉,倘若陛下赐给我无畏的胆子,这才能尽情发挥臣的薄技。”
    皇帝一笑:“好吧!”就叫两个内侍扶住摇摇晃晃的李白,再让两个内侍按住朱丝为栏的稿纸。
    李白命令道:“杨国忠,快给我捧墨!高力士,快把我的靴子脱了!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哥哥,高力士是当时最得宠的宦官,这两位是皇上的心腹宠臣,朝中大臣也没资格这样无礼,李白岂不是狂妄到不想要脑袋了!但唐玄宗当时心情特别畅快,又见到李白的律诗能在醉意中写得那么完美,就让杨国忠和高力士去伺候李白。
    高力士给李白脱了靴子,李白在席上坐下。杨国忠捧过研好的墨来。李白拿过笔略一沉思,便刷刷刷,手不停笔地又写了十首《宫中行乐词》。
   唐玄宗读了很高兴,马上让乐师谱曲,让乐工演唱。
   杨国忠和高力士哪儿能忍下这口气,虽然表面上侍候李白,心里早把李白咒了无数遍,准备伺机收拾李白。
    李白写完诗就睡着了。李龟年配着李白的诗唱着《清平调》,杨玉环见那些诗写的全是称赞自己的美丽,也与玄宗尽情赏花才回去。
   过了两天,杨玉环一个人唱那几支清平调玩的时候,高力士乘机说:“我还以为娘娘对李白恨之入骨呢,怎么您会唱他的词?”

杨玉环很奇怪地问:“他一个翰林学士,怎么能使我恨他到这个地步呢?”
    高力士说:“第二首《清平调》里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那不是把您比作秽乱汉宫的赵飞燕了吗?”

杨玉环想想也有道理,从此,每当唐玄宗想重用李白时,杨玉环总在一旁阻止。
    李白等了很长时间不见皇帝重用,便猜到一定是有人从中作梗,就干脆向唐玄宗辞去那只能逗君王开心的。唐玄宗虽然爱惜李白的才能,但什么事也比不上杨玉环重要,既然她讨厌李白,就只好免了他的翰林,让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此,李白只好骑着毛驴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饱览人间美好风景,逍遥放荡一生了。

    历史上两个因进献《清平调》词获罪被贬谪的御用文人在宋代,有位很风趣的词人自称可以超过柳永,他的词风基本是承袭柳永而来的,但就成就而论,远不能和柳永相提并论。他的名字叫王观,留传下来的个别作品常透出奇想,风趣而不粗鄙,词论家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评价他的词“其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他想学李白,结果却变成了“不得清白”。

     王观,生卒年不祥,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1057年(仁宗嘉佑二年)进士。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官至翰林学士。据《能改斋漫录》记载:宋神宗在宫廷欣赏歌舞,命翰林学士填词。这和唐朝唐玄宗命李白填词一样。王观是个狂狷书生,早对宫廷淫乐很反感,就仿照李白填了一首应制《清平乐》词: 

    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    锦茵舞彻梁州。君恩与整搔头。一夜御前宣唤,六宫多少人愁。

    历史上两个因进献《清平调》词获罪被贬谪的御用文人这是一首描写宫廷骄奢淫逸生活的词,揭穿了封建帝王平日道貌岸然的伪装,刻画了皇帝荒淫无度、浮华奢侈的形象。虽没有正面描写皇上与妃子的狎昵状态,却暗中嘲讽了宫中沉靡堕落的生活。宋神宗的老娘高太后看了此词后勃然大怒,认为亵渎了自己的好儿子神宗赵顼,第二天他就被罢了官,从此永不录用。没办法,他就阿Q了一下,给自己取了一个“逐客”的笔名。

    《清平乐》这个词牌名的来历说法不一。据《松窗杂录》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皇宫中开始追捧牡丹花(唐朝叫木芍药)的时候,唐玄宗上乘照夜白游赏,宣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调》词三章。命令梨园子弟,现场谱曲,组织管弦乐队,点名要当时著名歌唱家李龟年演唱。杨贵妃很高兴,觉得歌词写的意思很好,并以此自况。张君房在《脞说》中指出这就是《清平乐》这个词牌名的来历。

    吴曾在《碧鸡漫志》一书中则认为:唐明皇宣诏李白所进献的《清平调词》,是令李白在《清平调》中制词。因为古乐曲声调高下,合为三调,叫:清调、平调、侧调。在这三个调中,唐明皇只令就择上两调,而不想用侧调。况且李白词是七言字绝句的形式,与现在的《清平乐》词的形式不一样。后人不深加考证,认为李白的《清平调》就是现在的《清平乐》。万氏《词律》解释此调时也说:《清平乐》与《清平调》没有关系。

    因《清平乐》这个词牌名本意是祈求海内清平之乐曲,故名。《花庵词选》名《清平乐令》。张辑词有“忆着故山萝月“句,名《忆萝月》。张翥词有”明朝来醉东风“句,名《醉东风》。又名《破子清平乐》、《清平令破子》等。

 

已被SinaBlog推荐过的博文:

俘虏后被逼迫堕胎的皇后邢秉懿 

古代人的“和谐家庭”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