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威尼斯的小艇》课文赏析

(2007-09-06 23:00:54)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跃动的感悟
 

《威尼斯的小艇》课文赏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篇游记,作者马克·吐温并未像写流水帐似地一桩桩一件件地列举景点,而是抓住小艇作为重要交通工具这个中心,生发开去,从而描绘出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独特风光,收到以一斑窥全豹的奇效。

全文围绕小艇这个中心,分三部分记述。第一部分(即第1自然段)序言点出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威尼斯既然是举世闻名的水上城市,大街即河道,小艇自然成了人们往来的重要交通工具。主体是第二部分(包括2~5自然段),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第2自然段)描述小艇的构造和行动特点。马克·吐温游历过许多地方,见过各式各样的小艇,初来乍到威尼斯,发现这里的小艇与众不同,首先是形状特色:长、窄、深,两头向上翘起,由构造上的不同一般可以看出这种小艇行动起来的特点:轻快,灵活。第二个层次(即第3自然段)记述小艇内舱座位的舒适和乘船游城的乐趣。既然小艇外观如此独特,“我们”(即马克·吐温及其家属)不妨登舟一游,真实感受那又窄又深的船舱里坐着看书或打开窗帘观景,确实十分有趣。第三个层次(即第4自然段)描写船夫驾驶技术的高超:急驶时,他操作自如,毫不手忙脚乱;拥挤时,他总能左拐右拐挤过去;极窄时,他总能平稳穿过,而且速度……,第四个层次(即第5自然段),记述了小艇在威尼斯日夜的用途,白天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的活动少不了小艇,夜晚看戏的观众也靠小艇接送。第三部分(结尾)描写水中倒影和夜色:半夜时分,人去船空,在岸边停泊不动;水面上沉寂下来了,似乎没有什么好看的了,但“我们”低头望水,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古城威尼斯的夜景于是尽收眼底。全文三部分,篇首点题,结尾写景,处处都在着意写小艇,没有费多笔墨写市容和景点,但读者从小艇的构造形状,坐在舱内的感受,船夫的驾驶技术和人人日夜活动少不了小艇的记述中,深刻了解了威尼斯繁华的街市生活和水上名城的特有风光。甚至对威尼斯人与小艇的关系深深领悟,不是吗?威尼斯夜晚的寂静像白天的喧闹一样,小艇活动城市热闹;小艇停泊城市入睡。

《威尼斯的小艇》的写作特色,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静态描写和动态记述两相对照,交互辉映。例如第二段介绍小艇,抓住事物的静态特点,“有二三十呎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而“行动起来,轻快,灵活”则突出了事物动态的特点写。小艇之所以要造成那个样子,答案也明确,是为了“轻快,灵活”地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第四、五段写船夫“操纵自如”,“挤进挤出”,写商人“走下小艇,匆匆地去做生意”,老人“雇了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等,抓住了事物的动态描写。当然,也有静中有动,“不久便散开了”,“消失”了,“停泊着不动了”,“水面上渐渐沉寂”,是由动趋静,富有感染力。

《威尼斯的小艇》的语言特色,是使用了形象的比喻和丰富的联想。由小艇联想到一般城市的“街头汽车”,甲乙事物的相比,作用完全相同,所以用“等于”联接,使作者更清楚地理解小艇在威尼斯水城的重要作用。第二段连用三个比喻:小艇与“独木舟”是联想到的,所以用“有点儿像”;由船头和船稍向上翘起的形状联想到“新月”,由“船舱里,坐着皮垫子”的舒适,联想到“沙发”,所以用“像”联接。由小艇行动的快捷、灵活,联想到“蛇”的动作,所以用“仿佛”联接。这些比喻和自然的联想,使用恰如其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对威尼斯和小艇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