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出正月不理发  莲峰俗子

(2011-02-23 12:04:45)
标签:

二月二

理发

惊蛰

杂谈

分类: 往事回首

                                     不出正月不理发

    我们这有个风俗:不出正月,头发再长也不能去理。根据老辈子传下来的说法,正月里理发对舅舅不利。所以人们一般是在年前的腊月二十八、九就把头发剪得短短的,一直等到第二年出了正月才去理发。至于正月里理发为什么会对舅舅不利,身边的老人们谁也说不清楚。

    最近我看了一个资料,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民间都有正月不理发的风俗。此风俗始于清初 ,清政府统一中国后,为了征服其它民族,下令所有民族(主要是针对汉族)的男人必须像满族人那样‘剃头’。剃头后的发型也就是现在电视剧上前脑门剃得光光的,脑后边留一条大辫子的那种。现在改个发型是很时髦的,小青年们的头型几天就会变个样子。不但‘变形’,而且还常常‘变色’。但让那个时代的汉族男子剃头,阻力确实很大。汉族人历来认为头发是父母授予的,不能有丝毫损伤。比如曹操违反了军令,可以发代首,由此可知那时的头发和脑袋一样珍贵。当时清政府推行剃头政策时,采取的措施是很严厉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不剃头,是要被砍脑袋的。然而许多明朝的遗老遗少,对明朝还是有感情的,到了正月里便不去剃头,以示‘思旧’。这个‘思旧’以讹传讹,到后来便被传成了‘死舅’。资料上说的是否属实,现在我也无从考证。

    博友墨淡气清告诉我:应该是“正月剃头思舅舅”以讹传讹,就变成了死舅舅。相传一个剃头匠每年正月春节里都给舅舅剃头,后来舅舅死了,为了思念舅舅他整个正月就不再给人剃头,以纪念舅舅。至于二月二龙抬头和剃头的联系,一个月不剃头二月初就得马上剃,二月二是“春龙节”,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风俗.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 

    两种说法,我还是相信墨清的,他写东西很严谨。

    好像这个风俗还在沿袭,年后理发馆都是冷冷清清的门可罗雀。年前理一次发后,一般都是到第二年的二月才理。二月初二,是理发最吉利的日子。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但是,我至今也不知道理发和‘龙抬头’是如何被人们联系起来的。

    以前小村子没有理发馆,街坊邻居互相凑钱或者生产队出钱买一套理发工具,闲时互相帮忙,把头发剪短,也不讲究什么发型。山里人理发的技术低,理出来的发型难看,走到城市里让人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是个‘山筋’。大一点的村子虽然有理发馆,但是普通村民一般也不到那里去。那时候到理发才一毛钱,但是一毛钱人们也不会轻易出,一毛钱就可以买五、六斤新鲜蔬菜。那时机关、学校都有理发工具,每个单位都有义务理发员。

    年轻时我不讲究这些,喜欢什么时候理发就什么时候去理。到五十岁以后,我也开始讲究了,在年前一定会把头发剪得短短的,直到第二年出了正月才去理发。

    我只有一个舅舅,已经六十多岁了。姥姥去世的时候,舅舅才十来岁。外公当时是村干部,无时间料理家务。母亲对待舅舅既像对待弟弟,又像对待孩子,姐弟俩感情很深。正月里不理发,既是体现了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也是对舅舅的一种尊重。

墨淡气清:

应该是“正月剃头思舅舅”以讹传讹,就变成了死舅舅。相传一个剃头匠每年正月春节里都给舅舅剃头,后来舅舅死了,为了思念舅舅他整个正月就不再给人剃头,以纪念舅舅。至于二月二龙抬头和剃头的联系,一个月不剃头二月初就得马上剃,二月二是“春龙节”,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风俗.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