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失回国的女史箴图

标签:
《女史箴图》大英博物馆赵佶中国 |
分类: 随笔杂谈 |
http://s12/middle/4e5f2e39x74b64b8009ab&690&690
http://s1/middle/4e5f2e39x8f1ef2f116f0&690&690
http://s5/middle/4e5f2e39x74b64b7e25c4&690&690
http://s2/middle/4e5f2e39x8f1ef2df9451&690&690
http://s4/middle/4e5f2e39x8f1ef2b40623&690&690
http://s11/middle/4e5f2e39x8f1ef2c87bba&690&690
http://s10/middle/4e5f2e39x74b64b7803d9&690&690
http://s16/middle/4e5f2e39x74b64b787c3f&690&690
http://s15/middle/4e5f2e39x8f1ef2a2876e&690&690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女史箴图》是中国唐代的摹本,神韵最接近顾恺之的原画,因而被后人奉为经典摹本。它曾被许多文人墨客收藏过,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项子京题记,唐弘文馆“弘文之印”,还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书《女史箴》词句11行。画本身及装裱部分压有宋、金、明、清内府藏印,及明清历代收藏者的私人鉴藏印。
乾隆把它视为最爱,在卷尾留下亲笔题字。画卷上留下的名字显示,每一个见其真容的人都曾声名显赫。唐本的《女史箴图》于1900年,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之际被英军大尉基勇松盗往英国后以两英镑的价格卖给大英博物馆。赵佶的瘦金书也被大英博物馆截去了,画卷也因暴发户的妄自尊大被分割成九段,配上西洋画的木框,摆在以斯坦因命名的中国藏品室最显著的地方存于大英博物馆。原有12段的《女史箴图》,因年代久远仅剩9段。
二战期间,英国人为感谢中国人出兵缅甸相救,准备将《女史箴图》奉还,但又提供“赠送潜水艇一艘”的并列选项。结果中国政府决定舍国宝而取潜水艇。因此《女史箴图》至今悬挂于大英博物馆内。
结果这幅举世国宝《女史箴图》错失了最后的回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