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今何在

标签:
历史和氏璧宝玺玉玺项羽中国杂谈 |
分类: 随笔杂谈 |
世界上有很多关于玉石宝贝的美丽传说,可从来未有一个像“和氏璧”那样动人心弦,引人入胜。
和氏璧的故事大家都或多或少知道,今天主要说说它后来的故事。
http://s4/middle/4e5f2e39x8d8c5189d5d3&690&690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赵王连璧带江山一起奉送给秦国,秦始皇把璧视为至宝,琢为传国玉玺,命丞相李斯在和氏璧上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8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到上面。和氏璧一时身价百倍,成了皇帝的宝印,玉玺顿时成为至高皇权的象征。
此后尽管古老中国政坛的风云变幻、朝代更迭,和氏璧始终都是国宝。秦二世亡后,由子婴把传世玉玺献给汉高祖刘邦,授之为“汉传国玉玺”。王莽篡权后,向孝元皇太后逼索玉玺,这位皇太后怒不可遏,把国玺狠狠砸在地上摔崩了一个角,王莽让人用黄金镶补,尽管手艺精巧,但宝玺终究留下缺角之痕。
据《吴志》载,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孙坚率先攻入洛阳城,从井中得一宫装女尸,她身上揣一红色小匣盒,匣中之物,正是这颗缺了角修补后的宝玺。孙策用此玺从袁术那里换来3000兵将,从而奠定了孙吴霸业之基。袁术败,宝玺理所当然归属曹操。以后宝玺经过前赵、宋、南齐、梁、北齐、周传到隋朝杨坚,唐朝李家皇帝,至唐末战乱之中,宝玺失踪,终成千古憾事。
近有史载曰:和氏璧是在元顺帝手上再度失踪的,元朝皇室曾有宝玺之记录。明军攻入元大都后,“俘获诸王子6人,玉玺一枚,成宗玉玺一枚,元朝共11个皇帝,其它皇帝玉玺均没有缴获。”又据《二十五史纲鉴》载,1370年5月,明朝左副将军率军横扫漠北直捣应昌城,缴获元顺帝出逃被他带到漠北的最后一批珠宝,既没有元朝的玉玺金印,也没有传国之宝玺和氏璧。
|
由于和氏璧的下落不明所致,明清两朝均没有和氏璧作为传国之宝玺。故明朝开国时,明太祖朱元璋有三件憾事,其中首件是“少传国之玺”
http://s3/middle/4e5f2e39x8d8c6071de32&690&690
那么,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处呢?目前有两种推测:第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并没有作为传国玉玺流传后世。如果这样,将来有朝一日发掘秦始皇陵墓地宫,我们还有机会一睹和氏璧的风采。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丢失或者被项羽掠夺而去。秦末,项羽率兵进攻咸阳,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随后而来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玉玺或许藏在项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或许遗落在项羽败死的亥下(今安徽灵璧)。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一件非常著名的无价之宝,在它流传的几百年期间,多少人的命运、多少国家的命运都和它紧密地联系起来,而它神秘的失踪,又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上的一大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