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1103――1142),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字鹏举,出生于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教育和勤奋的学习。宋高宗建立南宋后,金军继续大举南侵。心怀报国之志的岳飞,积极投身于汹涌澎湃的抗金浪潮。他转战南北,收复建康(今南京),三援淮西,四次北伐。他英勇多谋,屡建奇功,由一名普通战士成为威震全国的统帅。他率领的“岳家军”纪律严明,愈战愈强,成为抗金战场上的一支主力。当时连金兵也不得不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但是宋高宗为了保住自己的小朝廷,却加紧妥协投降动。1140年,岳家军取得郾城大捷后,收复失地在望。但是宋高宗和秦桧同谋策划,一日内连下12道金牌迫令岳飞班师,并撤走了抗金前线的其他部队。为了进一步陷害岳飞,捏造“谋反”证据,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岳飞入狱,于1142年在临安(今杭州)大理寺狱中杀害了岳飞,年仅三十九岁。临死前,他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岳云和张宪同时遇害,成为千古奇冤。岳飞死后二十年,即1162年6月(绍兴三十二年五月)宋孝宗继位,七月下令给岳飞平反昭雪,“追复原官”,并以五百贯的高价购求岳飞遗体,“以礼改葬”。宁宗庆元四年(公圆1198年)追封鄂王。
岳飞虽出身军伍,但兼资文武,能诗善词,工行草书,字体雄浑峻拔,老墨飞动。
1 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 岳飞书《谢眺诗》局部

3 岳飞手卷 水墨纸本

4 岳飞
水墨纸本
5 岳飞书法立轴水墨纸本
6 岳飞出师表
岳飞出师未捷,路过南阳,雨大阻行,便借宿武侯祠。该祠是纪念大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岳飞历来以孔明为榜样,鞭策激励自己,鞠躬尽瘁为国为民效力。他看了祠内有关纪念诸葛亮先生的文物,倍受感动。联想到眼前国内的局势,他忧心如焚,但又不能扭转大局,心情是多么沉闷不快,郁愤难平!当庙僧索字时,他悬笔激书。请看开篇之字,笔迹彼整有力,显出岳飞对诸葛亮无比尊敬的心情。随着文章的展开,笔法流利如行云,有时恰似高山流水,剑舞雄风。整篇一气呵成,犹如奔腾咆哮的黄河,蔚为壮观。正如“跋”所述:“稍舒胸中抑郁耳。”
全文如下:
“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