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真书曹娥诔辞卷草书洛神赋卷 |
分类: 至尊国宝 |
1 真书曹娥诔辞卷 佚名,东晋绢本,纵32.3厘米,横54.3厘米。
此卷内容为东汉上虞县长度尚为孝女曹娥所写的诔辞,文章作于东晋穆帝升平二年(358)。书心字体扁方,有大量晋唐人观款,卷后有宋高宗赵构、元虞集、赵孟頫、乔篑成等人题跋。曾经南朝萧梁内府,南宋内府、贾似道,元内府、郭天锡、柯九思,明韩世能、王锡爵,清王时敏、清内府等庋藏。
2 唐人《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
中国唐代人勾摹王氏一门七人书翰的古摹法书精品。系以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
(697)王方庆所进王氏一门书法真迹为底本勾填而成,故又称《万岁通天帖》。纸本,行书,纵26.2厘米,横
260.4厘米。该帖勾填完毕后,原本又退还给王方庆,早已失佚,现仅存此勾摹本。此帖向以勾摹之精,出处详明而倍受重视,为后世研究东晋书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 张旭《古诗四帖》墨迹本,五色笺,狂草书。纵28.8厘米,横192.3厘米。
凡四十行,一百八十八字。无款,明董其昌定为张旭书。
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今人郭子绪云:“《古诗四帖》,可以说是张旭全部生命的结晶,是天才美和自然美的典型,民族艺术的精华,永恒美的象征。
4 自书诗帖 南宋 陆游(1125-1210)
草书《自书诗帖》潇洒飘逸中寓苍润古拙。"原"、"村"、"旋"诸字苍劲有力,"云"、"数"、"点"等字又流畅而舒卷自如,"觉"、"近"之类字又奇肆而近拗。然而可贵之处在于通篇和谐自然,尤其几处枯笔十分精彩。陆游的书法以行草为工,他对此亦颇为自许,其《剑南集》中关于草书的诗歌很多,其中"草书学张颠,行书学杨风"(《暇日弄笔戏书》)、"老蔓缠松饮霜雪,瘦蛟出海拿虚空"(《学书》),正是其书风的传神写照。现存墨迹另有《成都感怀诗帖》、《苦寒帖》、《候间帖》等。碑刻有《重修智者广福禅寺记》。
5 唐 欧阳询《梦奠帖》
http://www.whereshow.cn/photo/new/images/092-4-1.jpg2" TITLE="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艺术皇帝,他精通书法,平生搜尽历代名帖,又将当今书坛巨擘拢为左右。他曾立嘱将兰亭真迹随葬,也曾经为一位书坛泰斗的辞世而嚎啕。这位被李世民奉为师长和书坛第一的,便是唐初大书家欧阳询。
6 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
http://www.zhuzyc.com/bbs/upload/20069141498634.jpg2" />
http://www.yingbishufa.com/ldbt/pic/5094a.jpg2" TITLE="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此卷是一道圣旨,是不允蔡行辞去官位而下的敕书,以精美的金笺纸书就,是少见的徽宗行书作品,颇有瘦金意味,但也有人认为当年皇帝的圣旨大部分由书吏起并模仿皇帝笔迹直接书写,直可乱真,不无道理。
正文非徽宗笔,只有最后的“依奏”二字为宸翰,大概草诏后须经皇帝亲笔签名才可发布。
释文:
朕肆求盛典。恭事方丘。驰清跸以惟寅。奉黄琮而致恪。爰即一阴之始。式陈三献之仪。乃顾嫔嫱。不忘协赞。宜加宠锡。以示眷怀。迄用有成。用宏兹贲。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十三日。敕依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