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2007-11-16 13:10:29)
标签:

宋徽宗

赵佶

名画

瘦金体

分类: 至尊国宝
    

  北宋皇帝能书者首推赵佶。赵佶的书法,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且独出己意,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宋代书法以韵趣见长,赵佶的瘦金书即体现出类同的时代审美趣味,所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又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所谓“如屈铁断金”。这种书体,在前人的书法作品中,未曾出现过。褚遂良的瘦笔,只是小部分相同,大部分则不一样。与唐朝薛曜的字相比,可以说是最接近的。也许赵佶是从薛曜的《石淙诗》变格而来的,但他的创造显然比薛曜成熟得多。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书体,赵佶已把它的艺术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的书体,是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的。当然也不是别人易于仿造的。后代习其书者甚多,然得其骨髓者寥若晨星。金章宗曾仿徽宗瘦金书题写明昌内府中从宋廷抢劫而来的书画名迹,如传为赵佶所摹的《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笔势纤弱,形质俱差。可以说,赵佶的“瘦金书”,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正如《书史会要》推崇的那样:“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仅凭这一方面的成就,赵佶足可列于历史上书家之林。

赵佶自画像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宋徽宗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传世的不很多,只字片纸都非常珍贵,作品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台北故宫、辽博和美国,其书法师法唐人,银钩铁划,屈铁断金,仙风道骨,其瘦且硬,被誉为“瘦金体”;绘画精致入微、风水流动、富有内涵,千百年来有无数临摹托名之作,然无一能达到他的高度,这就是天才的赵佶。

 

1 秾芳诗帖尺幅  台北故宫博物院

大字楷书,每行二字,共20行,40字。作品酣畅淋漓,竹影摇曳,似疾风,如劲草,清陈邦彦有尾跋赞曰: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真神品也。实在是形象地描绘了其傲人的风骨和近乎一幅《雨夜竹林听风图》的美妙画卷。此作为赵佶40多岁时书,无论结构、力度、内涵、气魄均当为赵书第一。

 

2 草书千字文   辽宁省博物馆

http://www.yingbishufa.com/ldbt/pic/5094a.jpg

《草书千字文》是宋徽宗赵佶传世的狂草作品。作于是1112年,纵31.5厘米,横11.72厘米,写在一张整幅描金云龙笺上。是赵佶四十岁时的精意作品,笔势奔放流畅,变幻莫测,一气呵成,颇为壮观。是继张旭、怀素之后的杰作。今藏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各有影印本行世。

 
怪石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 牡丹诗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此作华丽富贵,疏密自然,用笔洒脱,线条粗细有致,笔势圆转流畅,书写时以手腕为轴心,少了点刚硬,多了些柔和,充分表现出了瘦金书体的婀娜之美,可能原先配有一幅双色牡丹图,作品参差错落,一气呵成,表现出了作者高度的艺术修养。
 
 
闰中秋月诗 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闰中秋月诗劲健挺拔又不失赴美的用笔,加之精密而婀娜的结体,不但衬托出诗句本身的意境,也让人体会到浓艳而优雅的气氛。笔画带过之处,如游丝行空,缠绵飘逸,是“瘦金书“中偏于柔美的风格,在宋徽宗的书法作品中,堪称代表。
 
《楷书千字文》上海博物馆
 

此卷千字文,为赵佶于崇宁三年二十二岁时书赐童贯的。其字大寸许,每行十字,前後百行。他真书学唐代薛曜,并且青出于蓝,间架开阔,笔划劲利,清逸润朗,别具一格。将“瘦金体”书法艺术推向极致。诚如当代著名书画鉴定家杨仁恺先生所云:“其结体疏朗端正,下笔尖而重,行笔细而劲,撇捺出笔锋而利,横坚收笔顿而钧,整体道丽瘦硬。"
 
夏日诗 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楷书瘦金体。此诗的瘦金体笔势遒劲,伟岸开张,体现了赵佶的独特风格。诗帖钤‘政和’连珠方印,曾经清孔昭,许烈等收藏,《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现藏故宫博物院。
 
欲借风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这幅诗帖,就是展现了宋徽宗“瘦金书”神采的精品之一。帖上的每一个字都细瘦、挺拔,笔划舒展、遒丽。在转折处,都明显可见书家刻意将藏锋、露锋、运转提顿的痕迹保留下来,形成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似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而内敛,连笔似飞而乾脆等特点,通幅极具精神。
这幅“诗帖”是由两首七言与五言律诗合并而成,也名为“欲借、风霜二诗”帖。过去学者推测这可能是宋徽宗廿九岁(1110)时所作。
 

9 笋石诗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

 

  结构款式类似《夏日帖》,宋人法书六种之一,与《棣棠花诗帖》尺寸完全相同

 释文:笋石

 笋石穹崇固不欹,出檐囗囗拟高晕。几囗碧玉楼台外,曾碍行云左右飞

 

10 棣棠花诗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宋人法书六种之一,与《笋石诗帖》尺寸完全相同 

 释文:棣棠花

 众芳红紫囗囗隅,惟此开时色迥殊。却似籝金千万点,乱来碧玉簳头铺。

 

11 掠水燕翎团扇 上海博物馆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此作潇洒俊逸,浑然一体,天趣妙成,布局章法极为高明,气势弥满而又有疏朗之意,行笔圆

转流利,笔法宛转流畅,秀雅清丽,备具星辰错落之美。整件作品中流露一股儒雅之气,非大学莫

能为焉。

 

12 喷香舞雪纨扇 金花纹绢本 美国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此纨扇少见于著录,然观其笔意,酣畅遒劲,非真迹莫属。

释文:喷香瑞兽金三尺。舞雪佳人玉一围。宣和殿。

 

13 蔡行敕 尺幅:35.5 x 214.6 cm材料:描金八宝笺纸本  辽宁省博物馆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此卷是一道圣旨,是不允蔡行辞去官位而下的敕书,以精美的金笺纸书就,是少见的徽宗行书作品,颇有瘦金意味,但也有人认为当年皇帝的圣旨大部分由书吏起并模仿皇帝笔迹直接书写,直可乱真,不无道理。

 

14 赵佶 方丘敕 辽宁省博物馆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此卷是一道圣旨,是政和四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徽宗在方丘祭地,颁发的答谢嫔妃的敕书,据考证,
正文非徽宗笔,只有最后的“依奏”二字为宸翰,大概草诏后须经皇帝亲笔签名才可发布。

释文:

朕肆求盛典。恭事方丘。驰清跸以惟寅。奉黄琮而致恪。爰即一阴之始。式陈三献之仪。乃顾嫔嫱。不忘协赞。宜加宠锡。以示眷怀。迄用有成。用宏兹贲。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十三日。
敕。

依奏

 

15 盛敕章 行书 台北故宫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16 题唐李太白《上阳台》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尺幅:28.5 x 38.1 cm

材料:纸本

收藏者:北京故宫博物院

  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

  跋: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

 

17 泥金题晋陆机《平复帖》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徽宗泥金题签:晋陆机平复帖,“晋”字已漫漶不清

宋徽宗赵佶泥金题签和“宣和”、“政和”二印

 

18 题女史箴图卷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19 提張翰帖後跋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20 题五色鹦鹉图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21 祥龙石图题字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22 题瑞鹤图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23 题唐十八学士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24“大观通宝”四字由宋徽宗瘦金体御笔

北宋货币大观通宝,是由徽宗御题钱文。宋代与历朝有所不同,每换一种年号就开炉铸新币,若年号与宝文相重,则更铸非年号钱。终宋三百年,通行以小平折二钱为主,其间也有大钱流通、钱币的轮廓,尺寸都有一定标准。因此宋钱版别极多,历代罕有,钱文除真、草、隶、篆外,还有便是北宋徽宗的“玉划银勾”瘦金体。
“北宋天子出崇观,铁画银勾字字端。闻道蜀中铜货小,任凭顽铁买汪山!”诗中传述的便是北宋徽宗传神的瘦金体。徽宗早年继承帝位,崇尚书法绘画艺术,却不善理国。他自己则御书亲题其中的崇宁通宝、宣和通宝等钱文。御书钱钱文精美,铸造技术高超,为历朝之冠。

 

25 崇宁通宝 四字由宋徽宗瘦金体御笔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26 宣和通宝 四字由宋徽宗瘦金体御笔

宋徽宗的书画艺术世界<6>之瘦金风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