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引起广泛争议的国宝书画

(2007-11-05 16:38:07)
标签:

米芾出师颂

张先十咏图

趙佶寫生珍禽卷

分类: 随笔杂谈
 1 引起广泛争议的书法作品《出师颂》
引起广泛争议的国宝书画
此卷书法流传有绪,曾经多人收藏,其上有胡文印章一枚,或为唐代太平公主所有,后宋元人题跋,最后归于清内府。民国十一年(1922)十一月初九日,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将《出师颂》携出宫外,散匿于民间六十余年,2003年终于有幸被北京故宫博物院购藏,收购价为2200万元。

此卷《出师颂》后有米芾之子米友仁绍兴九年的题跋,跋中鉴定此卷为隋人书法。米友仁是北宋末、南宋初著名的书画家和鉴赏家,曾经奉诏入南宋绍兴内府鉴定内府书画。专家认为米友仁的书法与其传世作品风格相同,是为真迹。而米距隋代不远,加之他的学养,其说应当可信。

  卷中唐人印章有三:

  其一是一胡文印,据唐代徐浩《古迹记》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有可能是太平公主所有,《历代名画记》记载其印为四字,梵音读为“三藐母驮”。

  其二为王涯“永存珍秘”印,王涯,字广津,活动于唐德宗至文宗年间(780-840),累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喜好收藏书画名迹。

  其三为李约“约”字印。据《旧唐书》,李约为唐顺宗第八子,初封为高平郡主,唐顺宗永贞元年(805)进为邵王。善画梅,精楷隶书。

  以上三印都是水蜜印,而非宋以后才使用的油印。


2 北宋  趙佶  寫生珍禽卷  
《写生珍禽图》经过多名专家的考证是宋徽宗老年的作品,笔意顺畅,上面钤印有政和、宣和双螭玺十一方、残印一方。鉴藏印有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古希天子、乾隆鉴赏、石渠宝笈、重华宫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梁清标印、安岐之印等二十七方。历经宋、明、清宫收藏印鉴足有40多方,流传有绪。
《写生珍禽图》上的皇帝印鉴除了宋徽宗自己,还有乾隆和嘉庆的印章,却没有同治、道光和宣统的印章。因此,有专家分析,这件作品可能在清代嘉庆以后就流落民间,并且在海外保存时间相当久,当然这些也只是个人的推断而已。《写生珍禽图》流落日本几十年,一定有许多精彩故事,由于作品的现收藏者不愿更多地透露内容,许多关于这件作品背后的故事现在只能作为一个谜。
  
在1995年11月5日,故宫在鉴定大师的强烈推荐下向国家打报告匆匆购买了北宋张先的《十咏图》,对外拍价1980万创下了当时的中国国内古画拍卖纪录,目前行业已公认这只是张先死后十八年张先儿子请人作的摹本,而且在当朝人周密的书籍中均有记录。在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绘画全集五代宋辽金卷》中由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编写,具体由刘九庵、傅熹年鉴定为无款《十咏图》(旧题张先)。
 
4 米芾 研山铭
此手卷流传有序,曾经入北宋、南宋宫廷。南宋理宗时被右承相贾似道收藏。递传到元代,被元代最负盛名的书画鉴藏家柯九思收藏。清代雍正年间,被书画鉴赏家,四川成都知府于腾收藏。由于历史的原因,此卷不幸流落到东瀛,被日本有邻博物馆收藏。看过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公司由境外征集请回北京的米芾《研山铭》书法原作后,启功先生说:“能在中国的北京看到米芾的《研山铭》,饱了眼福。过去看《研山铭》的照片高兴,临《研山铭》高兴。今天我90多岁了,看到了真的《研山铭》原作,是眼福啊!能多看几天就多看几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