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10大至尊国宝名画<续>下

(2007-10-18 11:51:56)
标签:

文化

国宝

名画

范宽

唐寅

分类: 至尊国宝
 

临韦堰牧放图李公麟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10大至尊国宝名画<续>下

这是一幅宋朝画家李公麟临摹唐朝画家韦偃的作品。画幅为长卷形式,从右自左展开,全图共画了人一百四十余口、马一千二百多匹,可谓洋洋大观。存世作品有《五马图》、《龙眠山庄图》《维摩诘图》《免胄图》《西园雅集图》

 

附《五马图》李公麟 日本东京末次三次私人收藏

中国10大至尊国宝名画<续>下
中国10大至尊国宝名画<续>下

 

 

<<溪山行旅图》范宽  宋朝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国10大至尊国宝名画<续>下

中国北宋画家范宽的绘画代表作品

画幅上诗堂处明董其昌题“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本幅上钤“典礼纪察司印”半印、“祚新之印”、“墨农鉴赏”、“御口之印”及乾隆内府诸藏印多方。裱边上钤“蕉林秘玩”、“观其大略”2印。据此可知,此图在入乾隆内府之前,明洪武年间曾藏于内府,清初曾在耿祚新、梁清标处递藏。《石渠宝笈·初编》、《故宫书画录》著录。

传世作品,据《宣和画谱》著录的有五十八件,米芾《画史》提到所见真迹三十件,如:《溪山行旅图》、《关山雪渡图》、《万里江山图》、《重山复岭图》、《雪山图》、《雪景寒林图》、《临流独坐图》等。

 

附:范宽:《雪景寒林图》(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http://www.wenyi.com/art/GUOHUA/fazhan/wudai/xjhlt.jpg

 

 

事茗图  明朝 唐寅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中国10大至尊国宝名画<续>下

此画是山水人物画,描绘了文人学士悠游山水间,夏日相邀品茶的情景

《事茗图》画卷后有画家用行书自题五言诗一首。诗曰:“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赏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吴趋唐寅”。下有“唐居士”、“吴趋”、“唐伯虎”三印。诗中道出了在长夏之日,自以饮茶为事,虽有怡情惬意,但也带有

点点愁思。是描绘当时文人学士山居闲适生活的真实写照。

落款附记:“甲戌(1814年)闰四月雨,余几暇,偶展此卷,因摹其意,即用卷中原韵,题之并书于此。御笔。”并盖有“乾隆御赏之宝”之印。这也是这幅国宝名画的珍贵之处。  

附:唐寅《王蜀宫妓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http://www.syit.edu.cn/wskt/zhongguomeishushi/kcxx/chap09/02/tpl_course_0524a495.files/10450191215_image026.jpg

 

<<重屏会棋图>>五代周文矩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国10大至尊国宝名画<续>下

  该画描写了南唐中主李王景与其弟景遂、景达、景逖会棋的情景。居中观棋者为李王景,对弈者为景达和景逖。人物身后的屏风,画着白居易《偶眠》诗意图,图中又有山水屏风,故此画名《重屏会棋图》。

 
 
 
 

 从这幅画中的众多家具上不难看出,五代时的人们已经结束了席地而坐的习惯,取而代之的是高型坐具。

 周文矩(约937——997年),建康人,南唐画院侍诏,善画人物、仕女,他的作品不仅善于把握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情节,而且十分注意对在特定的环境和情节中的人物心理的表现,从而较为深刻地揭示出社会的本质。代表作品《重屏会棋图》、《宫中图》、《文苑图》、《琉璃堂人物图》等。

 

 附: 文苑图 周文矩
 绢本设色30.4cm×58.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无作者款印,根据图左宋徽宗“瘦金体”题字:“韩滉文苑图,丁亥御札”,下书“天下一人”押,遂定为唐代韩滉作。然从时代风格看,少唐画气息,最明显的是衣纹线条颤动曲折,极似五代周文矩所创的“战笔描”。另外人物头戴的“工脚上翘”的幞头形式,亦至五代才出现。而《文苑图》人物神采奕奕,笔墨功力深厚,本幅右下角又有南唐墨钤“集贤院御画印”,证明此图不会晚于五代,极可能即周文矩原迹,惟前半段已佚,也许周文矩又重临了后半段,亦不排除为同时高手临仿本。总之《文苑图》属五代真迹名品,殊无疑义。

 

10 清.郎世宁《百骏图》

   中国10大至尊国宝名画<续>下

  

《百骏图》,该稿本为纸质,纵102厘米、横813厘米。目前保留在美国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意大利人郎世宁1715年他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

来到中国,就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

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

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

重。《百骏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