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端午节彻底的放松了一下。假期里发小给了我一个地址,在里面真的看到自己曾经是那么的热切的所希望看到动画片,和里面所出现的人都似乎就在昨天还那么的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
生在70年代中叶的我们,都会被此中的任何一个画面所感动,有种哽咽在喉不得不吐之为快的情绪。神笔马良,看了很多遍,因为那时还真是想不出比它更好看的了,而电视里也一直在每周的固定的时间就播放一遍,经常在一只用的几乎不能再使用的铅笔杆上写下“神笔”两字;而那个发型,是我初中的时候所真切想留的发型,但学校一再强调不可理成中风!后来我的同桌终于顶住了强大的压力,理了个四六开的头回宿舍,好帅,真的好帅气!但背负班长、体育委员以及部分科目课代表的自己,最终也没能在那样的时代有过一天那种发型的日子;赖宁,与雷锋一样的榜样,始终伴随自己成长,看着画面里的他,生疏了很多很多,如果他现在还活着,应该没有我大吧。
果丹皮,冰棍,还有山楂片,都是那时最爱吃的。没有更多的钱买一毛五的雪糕,而5分的冰棍却总是在课间十分钟时候被攥在手里。校门口那里总有冰棍,总有山查片。我还记得,冰棍的箱子是雪白雪白的,里面想被子一样的被捂的严严实实,还一度纳闷,冰棍这样的话不就被热化了吗?而卖山楂片的总是那个老头,是我们班一个同学的爷爷。每次到他那里,买两毛钱10片的山楂片——属于最奢侈的零食了,他总是用他那长长的厚厚的指甲一片一片的数着给我们。后来我越来越觉得那是不卫生的,就越来越的少去光顾他的生意,最后便也放弃这奢侈的放肆了。
六年级的暑假里,父母买了冰柜放在路边让我在那卖冰棍、雪糕和其他的蛋卷什么的,高兴的不得了。不过因为位置很好,不用吆喝就会有很多人来买。那时经常会在路边看到有教我的老师经过,觉得很不好意思与他们相见。所以每每远远看到,总躲在喏大的冰柜后面,有时老师过来买冷饮而不得不出现的时候,害羞着了。不过老师却从未令我难看,相反却总在班上表扬我的懂事与能干。而当自己在卖冷饮的时候,冰棍、雪糕那些都可以随便吃了,却总觉得没有在学校门口买的那些好吃了。
最为遗憾的是一直都不会吹泡泡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