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放风筝的季节,昨天下午经过体育场的时候,就看见空旷的球场上空飘舞着十几个色彩斑斓的风筝,煞是好看。
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布置作文题名《放风筝》,回来后就囔着要妈妈买风筝,陪我去体育场找放风筝的感觉,从那时起我对放风筝很感兴趣。但我在放风筝的过程中喜欢别出心裁,当然“创新”多数以失败告终。我曾截断风筝尾部的平衡翼,本想让风筝轻一点飞得更高更远,可风筝不仅不飞高,反而不停旋转,很快就落下来;大风天气,本想风筝肯定飞得又高又远,可是纸糊的风筝很快就“粉身碎骨”;想让风筝跑快点,就拉着它顺风跑,可风筝对我的帮忙很不领情。尤其让我难过的是,好几次我放掉风筝的牵线,让挣扎着想逃脱我的风筝自由自在的永远向上飞,可获得自由后的它不是飞一阵栽下来,就是被空中的电线缠住,就像它舍不得离开我......
随着年龄的增长,淡去了少年时代放风筝的兴趣,但有关放风筝中产生的疑问却逐一找到了答案。懂得了风筝各个部分在整体中作用,风筝放飞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更悟出了“风筝能上天,全靠一线牵”的科学原理与哲学道理。
如果将我们比作风筝,那么对我们的成长和成功的培养.关怀和支持,就是这“风筝”放飞不可缺少的条件。现在社会上有那么一些“成功人士”介绍经验,总喜欢将自己的成功说成是个人努力与拼搏的结果,忘记了父母的扶养.老师的教育.组织的培养.同事的支持和社会的和谐。
这些人,是不是该去尝试一下放风筝的感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