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吃牛腩,是在南京的夫子庙,那时刚到南京念书,几个同学相约,去逛街。黄昏时分,走在街上,远远的,一股诱人香味扑鼻而来。接着,一辆小推车缓缓来到眼前,上有两个大字:“牛腩”。忍不住问推车的大爷,牛腩是什么呀?大爷用带浓郁南京口音的普通话回答我们:“牛腩啊?很多的呢。牛肌腱啦,牛筋膜啦,还有坑腩啦——就是排骨中间的那点有沟沟的肉,软软的、滑滑的……”
大爷卖的牛腩,有纯牛腩和萝卜牛腩两种;纯牛腩中又分酱味的和原味的。禁不住诱惑,我们每样要了一小碗,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看上去一块块有棱有角的牛腩,实际上已是烂熟如酥,口感软滑,但又不是一团肉泥,还很有些咬劲。大爷问:“吃得惯么?”我们说:“只可惜肚子太小了。”
从那以后,我便馋上了牛腩。
今年国庆长假和兄弟在一起,吃了一回他做的正在的牛腩,那么香啊!以至于到现在我还在回味无穷.可惜隔的太远,要不我会每天都去吃。
这次感冒,在家休息,正好看看菜谱,对牛腩不甘于仅仅是吃,还留心学了做。买回牛腩后,洗干净,放入开水中汆一遍,以去除血腥味儿,然后切块备用。锅烧热后,下油,花生油最适合。接着放姜、蒜、豆瓣酱、酱油、醋、糖、八角、陈皮,大火爆香。再下牛腩,兑酒,炒匀,然后加开水,水浸过面即可。盖上锅盖,文火慢慢焖,直到软熟。可加少许味精,便可上桌啦。做好的牛腩连汁一起放在各种粉上,如细粉、扁粉、粗圆粉,就成了牛腩粉;把牛腩和米饭同煨,则就是牛腩饭了。
就着秋日里的凉爽,烧上一锅牛腩,满院西风香,家人好友围坐,欢声笑语,肠胃享受,全身舒展,满心便都是幸福和满足了。
当然,还没真正动手呢!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