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遇——旅行的意义不是旅游

标签:
山西沿黄公路黄河蚀雕画廊旅行游记自驾游 |
分类: 东东游记 |

↑图1
碛口这个地方,比起那些纷至沓来游人如织的收费景区,真不算人多。只能说适逢黄金周,节假日期间镇上的人气比往日要热闹一些。
东东家所住的黄河宾馆门前的路,是碛口镇南来北往惟一的通道。路宽有限,如果不过大挂,交通并不会拥堵。
碛口镇周边有很多古村落,如果住下来,舍得搭功夫去逐个寻访,可以细细品位个中遗留的晋商文化及韵味犹存的山西民风建筑。
在冯家会土林路遇的上海姑娘小W,属于那种会玩的驴友。她住在僻静的李家山,然后不紧不慢跟着感觉随着心情腿着游走那些古村落。
小W去过碛口的孙家沟村,说,那里真是世外桃源,安静得来,只有她一个人在村子古老的民居里游荡,感觉好的么有点轻飘飘。
旅行,其实就是享受一种感觉,是行走在路上,未知与发现交替着扑面而来的感觉。
旅行的目的,不是旅游,不是一路狂奔疲于奔命到达某个地点。不是拍拍风光看看名胜,不是买一张门票进入某个带A字的景点留下“到此一游”的记号。
旅行的意义,是不期而至的路遇产生的故事带来的戏剧效果。喜剧也好悲剧也好,都是人生旅途中荷尔蒙肾上腺素效应的一种额外体验。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在去老牛湾的沿黄公路上,我看见一大一小两位驴友背着行囊慢慢地走着,便停下车来,问他们愿不愿意搭一段车?那位大人迟疑了一下,然后说好吧,他们要去陕西佳县,正好顺路。我请大人坐在副驾驶座,请小孩和东妈、东东一起坐后座,向北开去。交谈中得知这对张氏父子竟是北京人,已经徒步走了三天!他们原计划今天走到山西克虎寨,从那里进入陕西佳县游览后,坐火车回北京。但小孩的体力已经消耗不少,因此天黑前不一定能走到克虎寨,正巧我搭他们一段,让他们争取了时间。
小男孩名叫沛然,上小学四年级。父亲有意识地培养他从小就爱好旅行、摄影,而且旅行的方式主要是徒步和骑自行车。父子俩在暑假中骑行去了山东,现在又趁国庆黄金周到山西来玩,他们先坐火车到吕梁,然后开始徒步,一路走一路玩,晚上或住农家院或睡帐篷。听了张先生的讲述,我真佩服他教育孩子的方法,更佩服小沛然的毅力和勇气。小沛然是我见到的第一个长途徒步的小驴友。
路上有一个细节让我感到张先生也是个有心人,在过一个减速带时,那带子过高,蹭了车子的底盘,张先生不放心,让我停车,他跪下身去察看,没有问题他才放下心来。
一个多钟头后,我们到了克虎寨,该分手了,张先生说谢谢我。我说我也要谢谢你们爷俩,这一个多小时的相处,也给了我和东妈很多快乐,小沛然拍的照片让东妈很惊叹,爷俩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我和东妈。
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这话一点不错。通过和张氏父子的接触,回京后又看了他们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005700731),我真觉得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很多无法用金钱计算的精神财富。
(以上文字摘自东东老爸的博文: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图28


↑图30


↑图32

↑图33

↑图34

↑图35

↑图36


↑图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