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诗抄
(2012-01-29 14:06:5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断句 |
白石诗抄
自嘲(85岁)
铁栅三间屋
笔如农器忙
砚田牛未歇
落日照东厢
灯下题画册
画虫时节始春天
开册重题忽半年
从此添袖休早睡
人生消受几灯前
因外客素画,一日未得休息,倦极自嘲
一身画债终难了
晨起挥毫夜睡迟
晚岁破除年少懒
谁教姓字世都知
院中垂柳
年年行路足如茧
日日书房至卧房
深羡垂柳太潇洒
随风摇曳过邻墙
友人次余篱豆诗韵见赠,余次韵答之
有好偏能兴趣长
不辞日日事都忙
早梅欲雪看花发
春竹闻雷觉笋香
气已渐和亡雅俗
客如随意更疏狂
近来惟有诗堪笑
倒绷孩儿作老娘
某女生出工笔花卉册求题
填脂堆粉倚门娇
不是钩摩便是描
他日狂挥神外似
工夫须识在今朝
画题山水
松下远山园
秋藤天上悬
世人休骂我
我是画中癫
寄怀李某二首之一
自怜书画半生痴
文字因缘结已迟
遥寄音书凭鹤往
寸心如诉故人知
答友
素娟三千纸一屋
百怪快然来我腹
虫鱼草木吾启无
画藁三担何其愚
记罗山往事
石潭旧事等心孩
磨石书堂水亦灾
风雨一天拖两屐
伞扶飞到赤泥来
曾默躬画二首之一
读书然后方知画
却比专家迥不同
删尽一时流俗气
不能能事是金农
93岁行书轴
难得当年快活时
贫家只有老松知
不妨兰壁烟如海
燃节为灯夜作诗
喜岩上老人过借山
不信人穷为作诗
晓窗展卷夜灯迟
溪头一日东风雨
流去桃花也不知
酬故人书题后
鸡啼犬吠隔重围
墨水炉烟昼掩扉
余习未能除画债
此心多病恶人非
卖灯苦效冬心早
与语欢如季札稀
且喜枝头檐外鸟
有时飞去有时归
摹金冬心之一(55岁)
白云忽自眉际出
黄叶乱飞衣上来
空亭久立非无意
拦路溪风不放回
摹金冬心之二(55岁)
野梅瘦得影如无
多谢山僧分一株
此刻闭门忙不了
酸香咽罢数花须
酬故人书题后
扫地焚香亦上乘
形骸流亚出家僧
学书当纸裁蕉叶
移榻随风植蔓藤
破笔最怜山下冢
闲心长向佛前灯
近诗怕入佳人口
断句残笺绣绮绫
自题诗集五首之一
那有工夫暇作诗
车中枕上即闲时
廿年绝句三千首
却被樊王选在兹
自题诗集五首之二
无才虚费苦推敲
得句来时且快钞
诽誉百年谁得晓
黄泥堆上草萧萧
书冬心先生诗集后三首之一
只字得来也辛苦
断非权贵所能知
阿吾一事真输却
垂老清平自续诗
岩上老人以诗见赠,次韵答之
读五车书六十年
学诗何不乱离先
赵家感慨诙谐出
袁氏才华潇洒传
食叶蚕肥丝自足
采花蜂苦蜜方甜
书生余习终难舍
人笑愚公老更颠
焚稿
旧稿全焚君可知
饥蚕那有上机丝
苦心岂博时人笑
识字无多要作诗
石泉悟画
肩担时稿非真石
十日工夫画一泉
万里归来十年事
为君添只米家船
题画《诗》
苦把流光换画禅
工夫深处渐天然
等闲我被鱼虾误
负却龙泉五百年
往事示儿辈
村书无角宿缘迟
廿七年华始有师
灯盏无油何害事
自烧松火读唐诗
注云:余少苦贫,二十七岁得胡沁园、陈少蕃二师。王仲言社弟友兼师也。朝为木工,夜则以松火读书。
64岁前后题《雨后山村图》
十年种树成林易
画树成林一辈难
直到发枯瞳欲瞎
赏心谁看雨余山
画怪石水仙花
小石如猿丑不胜
水仙神色冷如冰
断绝人间烟火气
画师心是出家僧
门人为画小像,友人以为未似,余自戏题一绝句
身如朽木口加缄
两字尘情一笔删
笑倒此翁真是我
越无人识越安闲
梅花
老耻人逢贺远游
此心真与此身仇
入山觅得轻锄柄
除却载梅万事休
自嘲
何用高官为世豪
雕虫垂老不辞劳
长夜镌印忘迟睡
晨起临池当早朝
啮到齿摇非俸禄
力能自食匪民膏
眼昏未瞎手犹在
自笑长安作老饕
示儿辈
扫除妄想丝毫事
省却人间分外愁
画虎不成先画犬
呼龙不到再呼牛
山中曲木犁堪就
城上残砖砚可谋
村北老馋穷过我
一生只为强相求
题画《一灯一砚》诗
无计安排返故乡
移干就湿负高堂
强为北地风流客
寒夜孤灯砚一方
63岁行书轴
欲逃画债仗吾贤
难得风和四月天
前五十年无此梦
逊园楼上作神仙
余每还家,为乡人求画所苦。今夏居于吾家逊园之楼。楼下有欲晤余者,逊园为余谢去,因得安闲,深感逊园之慷慨痛快。
自题诗
穷到无边犹自豪
清闲还比做官高
归来尚有黄花在
幸喜生平未折腰
咏菊
爱菊无诗自取嘲
长安人笑太无聊
花能解语为吾道
好在先生未折腰
煨芋分食如儿移孙
韩子平生身是仇
此心深羡老僧幽
羊裘把钓人还识
牛粪生香世不侔
贫未十分书满架
家余三亩芋千头
儿孙识字知翁意
不必官高慕邺侯
1921年作诗以慰如儿之周密
卖画买书非下谋
读书须识有巢由
吾儿不负乃翁意
宁为儿孙作马牛
自题诗集五首之一
画名惭愧扬天下
吟咏何心并世知
多谢次溪为好事
满城风雨乞题词
为胡橐题诗
塘里无鱼虾自奇
也从叶底戏东西
写生我懒求形似
不厌名声到老低
卖画得善价,复惭然记事
曾点胭脂作杏花
百金尺纸众争夸
平生羞杀传名姓
海国都知老画家
友人出汤雨生南湖草堂图乞题
画笔无惭识字人
汤君能事旧知闻
当时未要沽名誉
今日人间也播君
逢梅兰芳
记得先朝享太平
草衣尊贵动公卿
如今燕市无人识
且喜梅郎呼姓名
自嘲
强作中华风雅
平生几笔丹青
浮名何用间闻
于国于家无分
题友人冷庵画卷
层次分明点画工
启人心事见毫锋
他年画苑三千辈
个个无忘念此翁
王雪涛画菜
难得风流不薄余
垂青欲与古人俱
他年画院编名姓
但愿删除到老夫
画《山水》诗
理纸挥毫愧满颜
虚名流播遍人间
谁知未与儿童异
拾取黄泥便画山
亡友
誉余高到十分时
中有三分寓贬词
心细方君全说得
九原不独故人知
自注:方君名表,字叔章。
题画《葫芦》诗
别无幻想工奇异
粗写轻描意总同
怪杀天工工造化
不更新样与萍翁
自题诗集五首之一
轮蹄销尽此生忙
赢得人间两鬓霜
此集自成羞自序
先生百事总寻常
代书答雪庵上人
当时名誉未为凭
丑到无盐算绝伦
向后百年公论出
此时当有大惭人
门人画得其门径,喜题归之诗二首之一
雕虫岂易世都知
百载公论自有期
我到九原无愧色
诗名未播画名低
题大涤子画像
下笔谁教泣鬼神
二千余载只斯僧
焚香愿下师生拜
昨夜挥毫梦见君
天津美术馆来函征诗文,略告以古今可师不可师者诗四首之一
青藤雪个远凡胎
老缶衰年别有才
我欲九原为走狗
三家门下转轮来
自注:郑板桥有印文曰: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
天津美术馆来函征诗文,略告以古今可师不可师者诗四首之一
迈古超时具别肠
诗书兼擅妙诸王
逋亡乱世成三绝
千古无惭一阿长
题汪蔼士画《梅》二首之一
若问画师师阿谁
金罗不是补之非
与天造化同工苦
犹道春风花不飞
题朱虚谷《虚斋金石录》二首之一
集腋成裘太苦勤
征诗三柬最怜君
纷纷浊世闲情在
不薄今人爱古人
天津美术馆来函征诗文,略告以古今可师不可师者诗四首之一
轻描淡写倚门儿
工匠天然胜画师
昔者倘存吾欲杀
是谁曾画武梁祠
自注:武梁祠画像,古拙绝伦,后人愈出愈纤巧。
75岁前后题画《钟馗》
乌纱破帽大红袍
举步安闲扇慢摇
人笑终南钟进士
鬼符文字价谁高
——此新诗也。门人释瑞光于旧瓷器上所画之稿更大,余为略改变画存之,三百石印富翁并记。
85岁初题58岁所画册页
前身非雪个
何以怪相牟
此老无肝胆
一掷舍千秋
85岁再题58岁所画册页
冷逸如雪个
游燕不值钱
此翁无肝胆
轻弃一千年
看书
篆文许慎说后止
典故康熙篡后无
二者不能增一字
老夫长笑世人愚
74岁题《墨笔荷花》
一花一叶扫凡胎
墨海灵光五色开
修到华严清静福
有人三世梦如来
题画《葫芦》
涂黄抹绿再三看
岁岁寻常汗满颜
几欲变更终缩手
舍真作怪此生难
P219-254
1903年前后题《华山图》赠胡心园
看山须上最高楼
胜地曾经且莫愁
碑底大残存五岳
树名人识过青牛
日晴合掌输山色
云近黄河学水流
归卧南衡对图画
刊文还笑梦中游
种瓜复忆星塘老屋
春天用意发春风
吹白人头顷刻工
瓜土桑阴俱似旧
无人唤我作儿童
为人题霜灯画荻图
我亦儿时怜爱来
题诗述德愧无才
雪负辜负先人意
柴火炉钳夜画灰
自注:余四岁时天寒围炉,王父就松火光以柴钳画灰教识阿芝二字。阿芝,余小名也。
忆往事
老来山水断因缘
最喜闻游是少年
无事出门三十里
赤泥山下听流泉
宿老屋
杏坞茅堂旧寂寥
松柴当烛记曾烧
少年老矣情如死
辜负梅花开一宵
昔感
年少时和喜远游
故园景物懒回头
深林绕屋无惊雀
好纸如山每汗牛
衰老始知多事苦
乱离翻抱有家忧
相怜只有芙蓉在
冷雨残花傍小楼
咏牛
星塘一带杏花风
黄犊出栏东复东
身上铃声慈母意
如今亦作听铃翁
自注:余幼时尝牧牛,祖母令佩以铃。谓曰:“日夕未归,则吾倚门,闻铃声则吾为炊。”
题《牧牛图》诗
祖母闻铃心始欢
也曾总角牧牛还
儿孙照样耕春雨
老对犁锄汗满颜
自注:璜幼时牧牛,身系一铃,祖母闻铃声,遂不复倚门矣。
1931年题《钓虾图》赠于非闇
衰老但知煤米价
儿时乐事可重夸
钓鱼怜汝曾编记
何若先生旧钓虾
题《儿时钓虾图》诗
五十年前作小娃
棉花为饵钓芦虾
今朝画此头全白
记得菖蒲是此花
70岁前后题画《柴耙》
似爪不似龙与鹰
搜枯耙烂气戟轻
入山不取丝毫碧
过草如梳鬓发青
遍地松针衡岳路
半林枫叶麓山亭
儿童相聚常嬉戏
并欲争骑竹马行
余小时买柴耙于东邻,七齿者需钱七文。南岳有松数株,已越七朝兴败。麓山有枫叶亭,袁随园更亭名为爱晚。三百石印富翁又题新句五十六字。
60岁题画《竹》
儿戏追思常砍竹
星塘屋后路高低
而今老子年六十
恍惚昨朝作马骑
独脚凳
独脚一个
散手倒卧
谁为扶持
自家稳坐
人世有此
何福能使
牧豕儿郎
采茶娘子
61岁题画《橘松》
松针已尽虫犹瘦
松子余年绿似苔
安得老天怜此树
雨风雷电一齐来
阿爷尝语,先朝(清代)庚午夏,星塘老屋一带之松为虫食其叶,一日大风风雨雷电,虫尽灭绝。丁巳(1917年)以来,借山馆后之松虫食欲枯,如得庚午之雷雨不可得矣。
题画《山水》
乱涂几株树
远望得神理
漫道无人知
老夫且自喜
鸡岩飞瀑
造化可夺理难说
何处奔原到石巅
疑是银河通世界
鼎湖山顶看飞泉
山桃女子自画小像,以为未似,戏题
二十年前我似君
二十年后君亦老
色相何须太认真
明年不似今年好
题李苦禅画
布局心既小
下笔胆又大
世人如要骂
吾贤休吓怕
画老来少
胭脂抹上溪藤纸
风急霜严不所寒
草木何曾通世故
也能修炼返红颜
山寺窄径傍红梅
冰颜却厌雪同色
绿萼犹嫌玉有瑕
着尽胭脂铁骨在
诸君莫认是桃花
门人马霖寄赠胭脂
霖也中年似我痴
怕公年老画无姿
羊城寄尽胭脂粉
燕市犹嫌未入时
题《汪蔼士画梅册》诗
纸上寒葩别有春
删除群艳见天真
着花老干偏多态
断角残笳惜断魂
墨菊
用意天工教守黑
世人却笑非颜色
花亦回头大笑人
倒吊起来谁滴墨
山茶
朱砂研细色方工
艳不娇妖众岂同
自与群芳相隔绝
等闲桃李媚春风
红梅
本真不易入时夸
故买胭脂点点加
老干着来方态度
众中看去始参差
题画《梅》诗
兴来磨就三升墨
写得梅花顷刻开
骨格纵然清瘦甚
品高终不染尘埃
题《陈师曾画幅》诗
无功禄俸耻诸子
公子生涯画里花
人品不惭高出画
一灯瘦影卧京华
红梅
东风无意到深林
吹放胭脂出色新
若与千红较心骨
梅花到底不骄人
小园梅花、画入尺幅,寄贞儿长沙
冒雪冲寒两袖风
自嗟肌骨袛梅同
此身愿化梅千亿
笑道无人作放翁
好耐家园春意寒
依人生计十分难
饥时与汝梅堪嚼
开尽梅花雪可餐
雪峰梅梦
护花何只隔银溪
雪冷山遥梦岂迷
愿化放翁身万亿
有梅花处醉如泥
93岁书赠胡橐
鸦归残照晚
落落大江寒
茅屋出高士
板桥生远山
松雪图
忘情又为松留影
瘦爪老鳞岁月深
空谷幸余梅竹在
后凋不负岁寒心
自题诗集五首选一
樵歌何用苦寻思
昔者犹兼白话词
满地草间偷活日
多愁两字即为诗
鼠子倾灯
翻盆打碗物何仇
黍稻如云待稼收
明夜课儿愁一事
寒门能有几灯油
鼠子倾灯
昨夜床前点灯早
待我解衣未睡倒
寒门只打一钱油
那能供得鼠子饱
何时乞得猫儿来
油尽灯枯天不晓
1937年题画诗
多难多忧尚惜生
草间一粥苦经营
诸君得画求低价
且待萍翁享太平
夜吟
泼墨涂朱笔一枝
衣裳柴米赖撑支
居然强作风骚客
把酒持螯夜咏诗
题《竹院围棋图》
阖群纵横万竹间
且消日月两转闲
笑侬尤胜林和靖
除却能棋粪可担
题《如儿画蚕》
秋来渐觉葛衣单
霜落无声天下寒
桑叶食完丝吐尽
愿人知道寸缣难
葫芦
传家农器作良民
九岁儿时学种耕
五十三年无变样
仅能赢得老清贫
画《梅》
草间偷活到京华
不为饥驱亦别家
拟画借山老梅树
呼儿同看故园花
病减
六军难压小儿啼
白日鸣雷肚里饥
妻妾安排锅里煮
老夫扶病画山溪
题画《山水》
中年自唤老齐郎
对镜公然鬓未霜
儿女不饥爷有画
草堂不漏杏花香
84岁题画《白菜》
朱门良肉在吾侧
口中伸手何能得
是谁使我老良民
面皮变作青青色
题画《渔翁》
看着筠篮有所思
湖干海涸叹何之
不愁未有明朝酒
窃恐空篮征税时
63岁题画《樊笼八哥》
鸜鵒能言自命乖
樊笼无意早安排
不须四面张罗网
自由乖言哄下来
谚云:能巧言者,鸟在树上能哄得下来。乙丑七月初六日,耳目之所闻见,因作此幅并题记,付与梅儿。乃翁。
60余岁题《不倒翁三首》之一
乌纱白扇俨然官
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汝忽然来打破
通身何处有心肝
60余岁题《不倒翁三首》之一
能供儿戏此翁乖
打倒休扶快起来
头上齐眉纱帽黑
虽无肝胆有官阶
60余岁题《不倒翁三首》之一
秋扇遥遥两面白
官袍楚楚通身黑
笑君不肯打倒来
自信胸中无点墨
1926年题胡佩衡《祖国山川风景长卷》
对君斯册感当年
撞破金瓯世可怜
灯下再三挥泪看
中华无此整山川
咏蟹
披甲拳丁性气高
草泥乡里见君曹
平生自负横行力
却逊乘潮海外妖
1940年前后题画《蟹》
处处草泥乡
行到何处好
去岁见君多
今年见君少
侯且斋、董秋崖、余倜视余,即留饮
柴门常闭院生苔
多谢诸君慰此怀
高士虑危曾骂贼
将军识字未为非
受降旗上无日色
贺劳樽前鼓似雷
莫道长年亦多难
太平看到眼中来
老松秋色图
荻芦叶细如发
鸟雀斜飞欲无
何不画个钟馗
磨剑斩鬼之余
坐此松下读书
竹外补种梅花
水边林下步迟迟
荷笠携锄人笑痴
老去种梅如种竹
愿人看到太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