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孩子是否“多动”?

(2009-01-26 14:29:47)
标签:

多动症

亲子教育

皮亚杰

教育

分类: 心理问答

【孩子是否多动】:

 

我儿子今年3岁,刚刚上一所幼儿园。但儿子到了幼儿园没多久,老师频频就向我反应,说我的儿子在班里很不守纪律,有多动症。孩子也为此经常被老师批评,情绪很不好,一说到要去幼儿园就撒娇哭闹。老师给我打电话,让我配合他们的工作,在家里对孩子加强约束,培养孩子的纪律性。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既培养了孩子的纪律性,又不至于让孩子太憋屈。

 

               我的孩子是否“多动”?

 

【答】:

老师有老师的理由,但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皮亚杰的研究成果指出,孩子对外界的约束有自己的接纳步骤,0-5岁的孩子处于“前道德判断阶段”,也就是对任何外来约束无法分辨对错,只会选择压抑自我来屈从于强制。正常的孩子到了5-8岁才能进入“他律道德阶段”,逐渐懂得规则的必要性。您儿子3岁,正处在第一反抗期,也就是自我意志初步形成的过程之中。这时把他根本不理解的约束强加于他,不但不能让他理解遵循纪律的意义,更压制了他的自我意识形成。

盲目配合老师的结果很可能是:老师满意地得到了一个方便管理的乖孩子,省心省力的拿工资;而您的儿子在自我意志初步形成的过程中,因为懵懂、畏惧而选择自我压抑,变得内向甚至胆怯!

我的建议是,如果一个3岁的孩子爱闹,只要是正常的尺度以内,就不妨让他闹得再欢实一些!

尽管多动症确实存在,但那个老师怎么能不经过正规的医院诊断就盲目下结论呢?他拿了工资就得干活,不应该用压抑一个孩子的天性来谋求自己的耳根清净!

 

【多动症的诊断莽撞不得】:

 

1、幼儿期,约有50%-60%多动症儿童在2-3岁时就显得与其他小孩不一样,特别不听话,难管教,睡眠不安,常有遗尿,大多饮食差,培养排便、睡眠习惯均困难。

2、学龄前期,症状渐明显,做事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多,不能静坐,爱发脾气,不服管理,缺乏自控能力,参加集体活动困难,情绪不稳,破坏东西,玩具满地撒,不爱惜,不整理,对动物残忍,有攻击性、冲动性行为,常和小朋友打闹。

3、学龄期,多动症的一切症状都显露出来,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上课不专心听课,容易分散注意力,学习困难,不能完成作业,忍受挫折的耐受性差,对刺激的反应过强,冲动任性,情绪不稳,有攻击行为,与同伴相处困难,是班上的“差等生”。

当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多动表现时,不要轻易给孩子下“多动症”的结论。首先应当对儿童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耐心的教育引导,必要时带孩子去正规的医院去检查和诊断,以明确问题的本质是什么。经医生确诊后,确实属多动症,可以采用药物和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如果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两种措施配合恰当,大部分患儿可以在短期内变得安静而且注意力集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