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怎么面对男友的多疑?
(2008-07-12 23:49:25)
标签:
心理咨询心理问答人格障碍两性婚恋情感 |
分类: 心理问答 |
【桃之sammi0820来信】:
雷明老师,您好!(以后别这么称呼,心理服务者不是老师,只是服务者。)
很信任您,刚在博客上给您留了言,说的不是很具体,目前确实很茫然无措,不知道是否能有幸得到您的指点?
我的男友,今年已经33岁了,可是作为男人,他比一般人都敏感多疑,不经意的,或开玩笑的一句话,他也能得出很多想法来,上升到我没有真心对他,没拿他当知心伴侣的高度。我觉得他会主观的将他自己空想出来的一些结论强套在我身上,并且关上沟通的可能,轻则质疑生气,重则沉默以对。
因为知道他之前受过一次感情的伤害,影响巨大,现在对感情很容易失去信心,对人持怀疑态度,所以我在他面前还是比较小心的,甚至为了让他安心,在他提出希望我换手机号码后我也答应并照办了。但种种迁就并没有换来尊重,反而越来越紧张,我总是想和他聊聊,沟通沟通,但他总是沉默,永远沉默,并且反过来表示他是觉得我犹豫不决,对我们的感情没有信心才会如此。
他不光是对感情的态度这样,据我了解,他在面对事业或父母的一些矛盾或问题上,也都是采用回避,沉默的态度。
我今天看到您博客上的一个词“心理阻抗”,很有感触,我觉得他既渴望亲密的关系,同时又害怕、不信任这种关系和对象。这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是否有办法能改善?
非常期盼您的回复,我今年26岁了,感情得来不易,现在好像已经站在悬崖上,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如能得到您的指点,万分感激!
雷明老师,您好!
谢谢您的回复,具体的细节,因为我现在也很混乱,有表达不清的地方,还望您海涵!
1、他和父亲在事业上看法有分歧时,他好像从来不会积极的沟通,大部分都是回避,沉默。避开他父亲十天半月是常有的事情。
2、他在家里是最小,可能更得宠一些,从小和他哥哥的关系就不是太好。他其实是想改善的,但却不去付诸行动。他曾和我说过,很希望他哥哥能拍拍他说:“走,哥请你吃饭去”,我说那你为什么不能主动找他呢,他坚决不愿意。
3、可能受过感情的伤害,具体我不太知道。大致是女方出轨,而他虽痛苦却还是放不下想挽回,他的家人朋友都说他傻,纠缠了三四年,最后一次也是两人约好要复合,结果他到了约定地点后联系女孩,女孩说她在外面吃饭,他可能就感觉糟糕了,马上就决定放弃回头,最终还是结束了。
我想这一段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心态不好,可能会主观的把旧有阴影套用在新人身上,怕受伤害,在自己心里砌起了墙,害怕付出,等着别人来关怀他。
4、我们一起去看电影,一人一杯冰淇淋,我没有马上吃,是想等凉气散散再吃,他就不对了,一言不发,问他也不说,直接送我回家就走了,事后他问我“你为什么不吃我给你买的冰淇淋,你没有把我当知心伴侣吧”,我实在哭笑不得。
类似事件很多了,遇到问题后,他都是关上心门,自己空想,不愿意聊聊,不愿意沟通,最后不由分说,把他的消极结论套在我身上。很苦恼,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心态不好,时间有用吗?对他这种状态我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应对呢?
打扰您了,望您能白忙之中能抽空帮我看看,期盼回复,万分感谢!
【答】:
通过您的叙述,您的男朋友具有人格层面的不完善。
但目前的信息有限,我只能凭感觉认为他有一定的“回避性人格”。但是我并没有见到他本人,所以这只是一个很初步的判断(绝不是诊断),仅供参考。
回避性人格的表现大概是:
1,害怕批评和拒绝,所以尽量回避一般的人际接触。
2,不会与别人保持很密切的关系,除非确定对方很喜欢自己。
3,即使在亲密关系中,被亲人否定、拒绝和开玩笑都难以忍受。
4,对别人的批评和拒绝极其恐惧,所以干脆避免交流。
5,通常比较沉默,经常认为自己不被别人需要。
6,认为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足,认为自己不被重视。
7,为了避免尴尬,拒绝参与热闹的活动。
通常,人格层面的问题都是后天养成的,您的男朋友经历的感情挫折以及成长环境都可能成为相关的原因。对待这样的情况,我建议他应该接受一定的专业心理辅导了,因为我们这个行业不能仅凭一封电子邮件就做出确定的结论,必须面对本人才能进一步筛查和判断。
但是,他需要进行治疗性干预是肯定的。否则,他将继续面临社交中的不愉快经历,这些不愉快将必然来自他的自寻烦恼,而且您和他未来的相处也会比较累。
您在来信中提到的应对方式不值得肯定,您对他缺乏自信的表现和多疑所采取的委曲求全不但不会让他好转,反而会让他的无理取闹在得到纵容后愈发强化。
人格层面的不完善不一定就是病态,我们每个人的人格结构都未必是完善的。您男朋友的表现并没有达到“人格障碍”的程度,至少目前不能判断为“病”,仅仅属于相对明显罢了。
如果您一定要得到答案的话,我给您的答案是:
1,他最可能具有“回避性人格”,而且是“敏感型”和“冲突型”这两种亚型的表现兼有,但尚未达到“人格障碍”的程度。
2,他需要一定的面对面心理干预,但不是必须。
3,您可以建议他接受面对面的系统心理干预,但他的拒绝是他的权力。
4,今后面对他提出的、基于他自己的独特理解的无礼要求时,您应该说服他接受正确的解释,而不是迁就他。但这需要您足够的耐心与平和,避免因冲突造成的疏远。
非常希望以上文字没有造成您的消极心理暗示,我再强调一下,在没见到本人之前,以上文字仅仅是推测。您来信我就理应回答,而不是怠慢,但我的回答至少在目前不是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