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蟑螂杀进写字楼  办公室虫虫危机

(2009-01-09 09:44:27)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日志

    又丑又脏的蟑螂是很多人心底的噩梦,偏偏这个不速之客最喜欢不请自来。家里的厨房、厕所、客厅甚至卧室,随处都有它们神出鬼没的身影。更让人心惊肉跳的是,如今它们杀奔更广阔的天地,大举杀进写字楼安营扎寨,让看似窗明几净的办公室惊现“虫虫危机”。

 

    别看蟑螂一副小身板,却是名副其实的“很小很强大”,在办公室里折腾起来劲头十足。电脑、打印设备、传真机里外常见它们鬼祟的身影,电话里时有它们窸窸窣窣的声音,文件堆里不乏它们“壮烈”后的身躯。最最恐怖的是,它们还喜欢跑到饮水机里筑窝,实在让人抓狂。

 

    除了给人明目张胆的精神折磨,蟑螂更大的危害在于传播有毒病菌。蟑螂本身携带的病菌数量超过40种,其分泌物和粪便中还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在它们活动过的办公区域,都会留下这些病原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有关专家提醒,上班族莫名其妙的腹泻,久治不愈的感冒,甚至突如其来的肝炎等等疾病,都可能是拜蟑螂所赐,及时灭蟑除害,刻不容缓。

    恒温舒适  蟑螂爱上写字楼 

 

    写字楼之所以招惹蟑螂,关键在办公环境非常适宜蟑螂生存。据健康863网的疾控专家介绍,蟑螂怕冷,在室温24—32℃时最活跃。写字楼一般都常年保持恒温,散放四处的电脑、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电器又能长时间散发热量,加之办公室大都铺设地毯,且文件资料繁多、杂物堆积,便于蟑螂在缝隙中藏身,自然成为蟑螂的安乐窝。

 

    同时,不少上班族喜欢在办公室吃零食、就餐,抽屉里也放置不少食品,间接为蟑螂提供了食物来源,也加大了蟑螂泛滥之势。此外,现在的写字楼一般都配套齐全,附设有餐厅、食品部、酒吧、茶吧等场所,也易造成蟑螂扩散到办公室。

    潮湿暖和  蟑螂最常出没处

    蟑螂喜欢潮湿、暖和的地方,因此办公室里带电工作的办公设备和饮水区域,是它们最常出没的地方。专家提醒,蟑螂最喜欢在电脑、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电话和饮水机内部或周围活动,随处拉屎留下病原体,其排泄物、褪壳还经常造成线路短路,损坏电器。此外,蟑螂因为贪黑,也广泛分布于办公室的抽屉、文件柜、沙发背后、花盆下面等地方。

 

    专家特别指出,饮水机是办公室里最容易被忽略的蟑螂重灾区,蟑螂喜欢藏在水桶底部活动,如果不拿下水桶,清理饮水机,很难发现。可怕的是,蟑螂不但会把粪便遗留在进水口,有时自己还从回气孔钻进水桶。饮用这样被污染的水,将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不易铲除    “德国小蠊”为祸最凶

    细心的上班族会发现,办公室里的蟑螂一般个头都很小,且体表呈浅褐色。据专家介绍,这是现在写字楼里最活跃的一种蟑螂,学名叫“德国小蠊”,在常见的几种蟑螂中,它的体型最小、适应能力最强、繁殖最快、危害最大,也最不易铲除。

 

    “德国小蠊” 成虫仅长1.2厘米左右,由于体形小,因此可以随意钻入机器里面和各种细小的缝隙,适合在办公环境生存。它个头虽小,繁殖能力却异常强大,半个月左右其幼卵即可长成成虫,一只雌性“德国小蠊”一年最多可以繁殖出100万只后代。其传播病菌的能力也非常惊人,能够传播细菌性痢疾、伤寒、肝炎等几十种疾病,其尸体还能导致人体过敏,诱发哮喘等疾病。麻烦的是,“德国小蠊”能迅速适应各种新型杀虫剂,具备极强的抗药性,多数杀虫剂对其无效.难以防治。

    多管齐下   综合防治消除危机

    蟑螂因为耐药性与生存能力都非常强,要消灭它们,决非易事。专家建议多管齐下防治。上班族首先应改变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尽量不在办公室就餐,不在抽屉里储存零食,不在使用电脑时吃面包等有粉末性残渣的食物,饮料和水杯及时盖盖,随时清理个人办公物品、桌面、电脑键盘等,及时清除自己区域范围内的垃圾,随手关闭不用的办公设备,断绝蟑螂食源,不给蟑螂提供藏身之所。

 

    此外,公司有关部门应同步加强办公区域的清洁卫生管理和督查,配备杀虫剂供员工使用,在重点区域放置胶饵等杀蟑药品,并注意保持房间通风、透光和干燥,定期清洁“犄角旮旯”和地毯,及时清洗饮水机,维护办公设备外部和内部清洁,并对出入公司的物品仔细检查,避免带入蟑螂。办公室蟑螂较多时,可以请专业灭蟑公司帮助清除。

 

    俗话说,“打不死的小强”。蟑螂的生命力异常顽强,要消除“虫虫危机”,对它们绝不能手下留情。为了大家的健康,现在就动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