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 |
分类: 我的日志 |
日本秋叶原杀人狂
2008年6月8日中午,日本东京著名的电器街秋叶原发生一起恶性伤害事件,25岁的日本籍男子加藤智大在驾车撞伤路人后又下车用刀刺向路人及警察,疯狂杀死七人,伤十人。凶案发生后,引起日本各界强烈震惊。
是什么让凶手疯狂杀戮无辜路人?加藤智大被捕后,被媒体调查出其高中毕业后仅考进汽车维修员短期大学,目前正备受裁员困扰,其网络留言也被陆续曝光。其间频繁流露出的悲观、孤独和对社会的仇视,让人看到他的心理在案发前已经严重失衡。在留言板上,加藤屡次表露出杀人的冲动,“无论是谁都行,我就是想杀人”、“我想做的事:谋杀。我的梦想:独占轰动的电视节目”等等。但与此同时,他也极度悲观,例如“丑陋的我总被人忽视,连我的存在都没有人认可”、 “有人认为摆脱了对网络的依赖就能获得幸福,但若抛弃了我唯一的容身之处,我会幸福吗”?从中不难看出加藤强烈的自卑和孤独。最后,加藤在案发前几个小时发出了“我将在秋叶原杀人”的帖子,帖子的最后一条留言是“到时候了!”,这条信息发出后20分钟,秋叶原惨剧发生。
“健康863心理网”心理学专家筱丹老师分析认为,加藤智大的犯罪跟自身的心理失衡和日本的社会问题有直接关系。悲观本身是一种由于自我感觉失调而产生的不安情绪,没有攻击性。然而,极度悲观厌世者,会过分夸大生活中的挫折,从心理上的自我指责、安全感缺失和对预期的负性思维方式逐渐发展形成对社会和他人的仇视,心理感受严重异化,从而产生犯罪动机。极度的悲观不仅使加藤智大自己深陷心理危机之中,而且对社会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此外,尽管日本是经济发达国家,但近年来持续的经济低迷,让许多日本人倍感生活艰辛,就业和失业的压力、税收和医疗政策的改革、贫富差距的扩大、挫败感和失落感都让他们无所适从,被抛弃的孤独感让部分人仇视社会,并想通过犯罪来重新获得自我肯定,由此引发的暴力案件连续发生,成为日本突出的社会问题。加藤智大选择秋叶原这个动漫迷和电玩爱好者聚集区作为攻击目标,也许正表达了他对社会的报复心理以及畸形的自我价值追求。
当然,生活压力不是犯罪的理由,心理失衡也不能成为杀人的借口,凶手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而社会和个人也当以合理的自省和必要的措施,加强心理干预机制,以亡羊补牢的方式,平衡生活压力给社会安全带来的风险,防止此类悲剧再度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