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专家解读:心理危机干预在救灾中的应用

(2008-05-16 10:48:32)
标签:

健康

分类: 我的日志

心理专家解读:心理危机干预在救灾中的应用

健康863心理网的心理专家杨丽春老师说,所谓危机干预,是指对处于创伤事件的个体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防止精神崩溃,使之尽快摆脱困境。这是一个短程帮助的过程,也称为情绪急救。

 

危机干预的目的,一是防止过激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的发生;二是促进交流,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鼓励当事者的自信心和正确地自我评价,提出适当的建议,促进问题的解决;三是提供适当的医疗帮助,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动状态。危机干预的最低治疗目标是在心理上帮助病人解决危机,使其功能水平至少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最高目标是提高当事人的心理平衡能力,使其高于危机前的平衡状态。

 

创伤事件可激发当事人对伤害或死亡的反应性害怕、绝望和恐惧。20041226日,印度洋地震海啸无情地袭击了人类。这一天,20多万生命被无情的海浪吞没。

 

心理学专家们倾听了上百名幸存者的故事。有幸存者眼睁睁看着突然袭来的海啸,让亲朋好友以及成百上千人顷刻间在自己眼前丧生,与死者的生离死别以及没能阻止亲朋的死亡,让他们对自己还活着产生了负罪感。有个幸存者告诉前来援救的心理学专家们说:“我看到妻子被海浪冲走了,我不顾一切地放开了我的孩子想去救她,但却于事无补。”这名幸存者在普吉岛上徘徊了6天,不吃不睡,最后通过救援人员10多小时的说服,才回到曼谷家中。

 

“有个法国妇女在海啸中失去了孩子,她一遍一遍地回想这件事难以自拔。这种心理创伤,有点类似于纳粹大屠杀幸存者子女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心理专家克雷罗这样说。美国华盛顿大学一位从印度尼西亚海啸灾区回来的心理学专家凯耶斯说,印度洋海啸这样的大灾难,对人们造成的心理损害是巨大的,许多人可能终生难以复原,潜藏在心中的恐惧和忧虑难以消解。如果他们能得到早期救助的话,心理状态还可以得到一定改善。事发半年是一个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心理救助,可以防止群体性的心理健康危机的爆发。

 

政府在重视“物质救灾”的同时,也进行“心理救灾”,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借用各种心理治疗的手段,帮助当事人处理迫在眉睫的心理问题,恢复心理平衡,重建灾民的自信心,这是现代政府重视公共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政府危机管理绩效水平的重要举措。

 

以下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击

健康863网心理抗灾专题

健康863网心理疏导平台  

健康863网医疗卫生抗震救灾专题  

夫妻出现婚外恋的心理根源

用电脑可能会感染这些病

性爱能让人安然入睡

“五少”“五宜”保肝脏

果汁混饮十五招喝出美丽

画眉和修眉全套实用技法

十个小习惯毁了家人健康

宝宝吃手指的利弊解析

图诠释健康  参与赢取大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