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 |
分类: 我的日志 |
母亲节
你当然知道,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对你来说,或许这是平常的一天,又或者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日子。你可能和母亲如常见面,也可能和她相隔千里;你可能没有任何特别的表示,也可能早就精心准备了礼物。在这样一个平常而又重要的日子里,你,有没有想过,和亲爱的妈妈说说心里话?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年幼时,和妈妈无话不说,即使偶尔也有争执,但是没有隔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成熟的我们,和妈妈说说心里话的机会却越来越少,并非有大的矛盾,而是心理上有了疏离。
从最初的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成年后的走入社会,我们都是依赖着父母的佑护慢慢成长,而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当然就需要独立。人的成长,总要经历从母亲的怀抱走向社会大环境这样一个过程。而不论时空如何转变,母亲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当我们认真审视自己的人生,就会发现,即使我们过着最平凡无奇的生活,即使我们因为体认不深而不易察觉,母爱仍然渗透在我们生命旅程的一点一滴里,她的爱总能出现在我们抵达的任何地方。
然而,为生活而疲惫、匆忙的我们却常常只专注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含辛茹苦的母亲疏于关心。我们有多少时间陪在母亲身边?我们又用过多少时间去了解她的世界?我们也许并不吝于在物质上回报母亲,但却在成长的道路上,与母亲的世界渐行渐远。
“健康863心理网”著名心理学专家筱丹老师认为,长辈与后辈之间由于社会及生活经验不同,价值观也不一样,一般存在亲子之间的观念差距,加之成年子女,有自己的社会与婚姻生活,和母亲相处的时间非常有限,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沟通,日积月累就容易形成心理隔膜。而“倾听”是最好的沟通方式之一。是亲子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心理保健环节。子女无论如何忙碌,也应该抽时间听听母亲的心里话,了解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促进双方的了解,体察和重视她的心理变化,满足她的情感需要。
隔阂大多来自不了解,适时的沟通才能带来恰到好处的关怀。在母亲节这个爱的日子里,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听妈妈说说心里话,是送给她最好的节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