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词大会”余热未消 家长“扫书”疯狂:古诗词一买一筐!

(2017-02-24 08:24:35)
标签:

杂谈

《唐诗三百首》来一本、《全宋词》来一本、《中国古诗词鉴赏》来一本、再来一本《古代诗句名句赏析》……不一会儿,在上海书城买书的章女士已经买了一筐的古诗词书籍。章女士说,这些书都是买给正在读初中的儿子看,“陶冶陶冶,多翻翻也好!”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热播后,各书店原本少人问津的古诗词书籍,一下子成了热销书。福州路上的一些小书店,甚至一度卖断货。


“诗词大会”余热未消 <wbr>家长“扫书”疯狂:古诗词一买一筐!

搭顺风车:古诗词书籍销量大涨,出版社抓紧印刷


  这段时间,你只要走进上海书城,就能看到一楼大堂的中央位置、每层楼的转角处,林林总总摆放着不同年龄阶段的古诗词书。既有唐诗、宋词、元曲,也有某个诗人词人的独本;《三字经》、《弟子规》、四书五经等传统经典读本,也趁着这波热潮被摆放在显眼位置。

  每个书摊前还有标语——“传承经典智慧妆点文化山河”“不为夺冠只为生活多一份诗意”“怎样让小孩子爱上中国诗词”等等。被这样的气氛所渲染,不少前来购书的读者都会在古诗词书籍前多停留一会。

  上海书城专门负责古诗词书籍的赵店长透露,《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为了应景,书城设立了多个古诗词的专架,从幼儿启蒙、青少年儿童、成人,分年龄阶段布置,销量最好的是唐诗三百首、宋词以及一些名人著作。“近一个月,古诗词书籍销量相较过去至少翻了两三倍。”赵店长高兴地说。

  赵店长表示,目前上海书城古诗词书籍的库存充足,不担心热销书会断货,但小型书店则可能会出现断货、缺货。各大出版社虽抓紧印刷,但首先供应的是大型书店。

  对于这波全民读诗的热潮会延续多久,赵店长表示:“我觉得至少这学期是没问题,因为现在上海中小学也在鼓励学生多读古诗词,刚开学不久,老师也会推荐这类书籍,学生会统一购买。”


  跟风选购:家长在“唱独角戏”,孩子跑去看童话


  昨日傍晚,记者在书城正好遇到一对母女前来购书。

  女孩大约五六岁,母亲则拉着女孩说:“文文,过来看看古诗词,自己选两本。”

  女孩的视线在古诗词上只停留了一会儿便说:“妈妈你帮我选吧,我看不懂。”

  这位妈妈顿时提高了嗓门:“《三字经》总要读的啊!”

  女孩听出了妈妈不愉快的语气,转身说:“妈妈我去看看其它书。”说完,她便跑到一旁的迪士尼读物区去了。记者发现,虽然文文没有对古诗词表现出多大兴趣,文文的妈妈还是为她选了两本书——《三字经》、《唐诗三百首》。

  另一边,身穿黑色羽绒服的孙女士已经选了一筐的古诗词书籍,不仅有唐诗、宋词,还有孟子、山海经、论语译注等等。原来这些书都是给她上三年级的孩子买的。记者问:“这么多书,你孩子能看得过来吗?”孙女士严肃地说,趁现在有全民读诗热的气氛,让孩子多读一点,“能看进多少是多少,放在家里让孩子多接触接触也好”。

  程先生同样选购了一筐的古诗词书籍,其中不少也是给正在读小学的孩子买的,但程先生更为理性。他告诉记者,自己本身就比较喜欢古诗词,趁着这股古诗词热潮,自己也想再多读读,准备陪着儿子一起读。

  记者发现,虽然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来选购,但更多的是家长在“唱独角戏”。由于迪士尼系列书籍摆放的位置和古诗词摆放的位置比较靠近,以致形成了这样的场景:一边孩子捧着迪士尼图书在津津有味地翻阅、一边家长眉头紧锁地斟酌再三为孩子选购古诗词书籍。


  小店缺货:武亦姝的夺冠“秘笈”校本教材也火了


  上海书城的古诗词书籍热销,其他书店同样卖得红火。

  记者走访了福州路周边的文昌书店、新华书店、大众书局等中小型书店后,发现店中的古诗词书籍、古诗词课外辅导书、古诗词校本辅导教材都卖得非常好,好几家书店竟然卖断货了,销售人员正紧急沟通进书。

  在文昌书店,店员发现记者在找书,便走上前询问:“请问需要什么书?”

  记者回答说:“我想为孩子选几本古诗词。”

  店员一听笑了。她说道:“买不到了,最近都断货了,你要么买这本,这也是最后一本了。”

  说话间,她便把书递了过来。这是一本《中华古诗文阅读》,仔细一看,原来是复旦附中的校本教材,被誉为武亦姝《中国诗词大会》的夺冠“秘笈”。武亦姝在飞花令环节脱口而出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出自诗经中的名篇《七月》,也被收录在此校本教材中。正因为武艺姝的精彩表现,让复旦附中这本校本教材也受到家长的青睐。

  “最后一本了?”记者犹豫了一下,以孩子还小、看不懂高中教材为由拒绝了。

  店员此时一脸不屑地说:“这是最后一本了,你要找古诗词书,小型书店很多都断货了,如果能买到,十有八九是盗版。”

让孩子读自己喜欢的诗


  小时候,爸妈给我买得最多的书就是《小学生作文选》和《中学生作文选》。据说,按照这上面的套路写,作文会得高分。可是我不喜欢这些套路——晚上去学校拿东西,永远能看到“老师办公室的灯亮着”,于是就会“鼻子一酸”;生病了,爸爸背我去医院,一路上永远是“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

  我喜欢家里书架最上面一排的书,那是我爸以前看的各种闲书,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水浒传》,也有《宋词选》。

  我最喜欢的是《水浒传》,因为觉得特别带劲。当时五年级,上语文课的时候,每天按学号排,大家轮流上去做一段演讲。轮到我,就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那鲁达,提起醋钵大小的拳头,一拳……”语文老师可能深谙“少不读水浒”的道理,把我爸叫去,让他不要给我看这种闲书。后来书架最上面那一排书都被收起来了,但越不给我看,我就越想看,攒了两个月零花钱,去书店买了一本《三国演义》。

  其实那时候我最不喜欢的课就是语文课,语文课上要求背诵的古诗,人家背个两三遍就记住了,我背了十几遍考试还会写错。但是说来也奇怪,翻开《三国演义》,卷首一阕《临江仙》,越读越觉得带劲,居然掩卷就能背了。考试写作文的时候情不自禁引了两句“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次没有被语文老师骂读闲书,还狠狠地表扬了一次,让我站在讲台上把作文念了一遍。

  这就是喜欢和不喜欢的区别。几乎每个小孩的古诗启蒙都是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或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开始,可是你很难指望一个小孩读完能对一只朝着天空唱歌的大白鹅或者一个汗嗒嗒滴的农夫产生什么兴趣。但是比如说,当一个少年对古典小说里的英雄主义产生崇拜,就很容易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产生共鸣,这个时候古诗词的韵律才能给少年带来一种他从未领略过的美感,而不是前背后忘,只为了应付明天的默写或者考试。

  我的师兄,现在著名的自媒体人傅踢踢引用过中小学教材里杜甫的两句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他点评说:“杜甫在开元盛世和乐师李龟年相识,一起出入公侯卿相的府邸,然后国事飘零,人生离乱。多年之后,两人又见面了,杜甫没有多说什么,只留下了这两句,白云苍狗,沧海桑田,感慨再怎么说,能超越这种尽在不言中吗……但不知道老师该怎么解释,才能让那么小的孩子喜欢?”

  “中国诗词大会”之后,无数妈妈开始对培养孩子念诗背诗感兴趣,据说许多书店的诗词集都被抢购一空。这是极好的,但问题是,能不能真正唤起孩子对古诗词的“喜欢”,引领他们进入古诗词的世界里,还是单纯地为了死记硬背应对考试,甚至只是想让孩子念两句诗在亲朋好友面前出风头?

  我记得我自己买的第一本古诗词集是《花间集》。当时初二,那已经是不爱英雄爱言情的年纪,就喜欢“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须将一生拼,尽君今日欢”这样男欢女爱的句子。或许心怀缱绻,可以把这些句子写进给心仪女同学的情书里,但终究是没有胆量,却不停默默诵记。  后来终于开始读唐诗宋词,又开始读《诗经》或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记下过很多诗词,也忘记过很多诗词。我想我不会给我的孩子去买古诗词集,我想他的第一本古诗词集一定是他自己走进书店去买的,在这之前,我只会告诉他,无论他喜欢什么,都有他可以读的诗。古诗词是如此浩瀚而动人,无论他想寄托什么样的志趣情感,古诗词都不会让他失望。这样就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