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好心市民救助送来的、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或海关、公安机关等执法收缴的、相关方面赠送的……近年来,上海动物园收容的动物日益增多,从前年11月底至去年底的一年多时间里,收容的动物达2000多只,品种多达40多余种。问题是,有的动物上海动物园从来没有饲养过,可谓老司机遇到了新问题,也只能查阅资料摸索饲养经验,而有的动物要么几乎都是雌性,要么都是雄性,给繁殖后代带来了困难。
收容动物品种琳琅满目
上海动物园在本市还承担了救助动物的职责。记者获悉,从2015年11月底至去年年底,上海动物园收容了2000多只动物,品种高达40余种,是近年来品种较为丰富的一年。
据介绍,这些动物主要来源一是好心市民救助后送来,有的还是花高价从贩子手中买下;有的是各级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海关、公安等部门执法收缴;有的是市民或相关方面赠送。
“若论数量,去年收容的动物并不是最多的,每年的数量也有起伏变化,但品种却有增多趋势。”上海动物园动物收容工作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市民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相关部门对非法走私、贩卖动物执法力度的加大,以及对外“交流”机会的增多,进入本市的动物品种日渐丰富,从中还可以看出宠物市场的热点。
在收容的动物中,节肢动物和两栖爬行类动物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例。为了饲养这些动物,上海动物园的蝴蝶馆一楼、两爬馆二楼储物间和过道都被改成了部分收容动物的饲养场所,还订做了不同规格、不同质地的两爬专用饲养箱,购买了一批两爬类专用的灯具、饮水盆、遮蔽物、垫料、陆龟颗粒料和爬行动物专用电解质、复合维生素等。
两爬馆负责人郑委告诉记者,即便如此,动物的饲养场地仍不充裕,还不能完全做到将每种动物分开、专门饲养,因此,饲养管理人员只能尽量在栖息地类似、生活习性和体型相近的基础上将动物分类、共同饲养。
“老司机”遇到了新动物
收容动物数量多、品种多也就罢了,但动物园动物饲养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们遇到的新问题是:有些动物他们从来也没有亲眼见过,亲自养过,因此,收留它们以后,怎么养好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说长着猪鼻子的猪鼻龟,它们是被海关查获的走私动物,从被查获到抵达上海动物园中间有一段时间,又是出壳不久的幼龟,来到上海动物园时已经患病。为了给它们治病,“老司机们”查阅了大量书籍,以了解它们的野外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布置饲养环境,准备饲料,治疗方案。这样的“新问题”还有漂亮的卡罗莱纳箱龟,顾名思义,它们的原生地主要位于美国卡罗莱纳以及墨西哥地区,是一种近年来在宠物市场非常热门的动物,单只售价可达数千甚至上万元。有时可查阅的资料也很少,“老司机”们也要借鉴他人经验,然后不断改进, 慢慢摸索猪鼻龟的烂甲、白斑病问题,以及陆龟的幼龟因季节变化出现轻度感冒症状的解决方法。
雌雄比例失调繁殖难
“老司机”们遇到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这些收容的动物经常雌雄比例失调,有时甚至只有雄性,或者只有雌性,这样就无法让它们繁衍后代。
“比如说苏卡达象龟,我们饲养了十多只,但全部是雄性,至今没见过一直雌性的,具体原因不明。”郑委说,苏卡达象龟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介于沙漠和草原之间的地方,是属于保护级别的动物。其饲养难点在于幼龟成活率很低,死亡率高达90%,在国内是禁止普通市民饲养的。
据了解,各种龟能繁殖对雌雄比例的要求不尽相同,但一般雄雌比例至少要达到1:3,有的甚至要有一个群体,比如亚达伯拉象龟,一定是要群体居住,才能发情繁殖。
因此,当遇到某一物种同时拥有雌雄个体时,“老司机”们就会尽可能利用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尝试进行繁殖,目前成功繁殖了红尾蚺、高冠变色龙、鬃狮蜥、绿鬣蜥,红面蛋龟也已顺利产卵,正在人工孵化过程中。不过,郑委表示,眼下最要紧的是给这些收容动物生活的场所,繁殖是其次的。
有的动物放生是最好的选择
收容、救护动物是上海动物园的职责之一,但也不是每种动物都值得、需要收容,有的动物放归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动物园动物收容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些动物,比如夜鹭,没有见过的市民会觉得长相奇特,可能是属于保护级别的珍稀动物,就送到动物园来。其实,夜鹭已经是上海地区极其常见的动物,如果没有受伤,放归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还有的动物,比如猕猴,市民送来动物园以后,希望能再看到它。但根据猕猴的特点,一只新来的猴子放到动物园原来的猕猴群里,肯定是会打架造成伤害的,因此,这只猴子只能单独饲养在动物园的后场。这样做同时也是进行隔离,防止收容的猴子可能携带病菌。实际上,所有收容动物都要经过检验检疫。“后场是不对普通市民开放的,所以也请好心市民理解。”这名负责人还表示,由于收容时已经受伤或者其他原因,虽经兽医、饲养员救治,但有的收容动物还是不可避免死亡,也希望好心市民能理解。
野生动物保护部门还呼吁,宠物爱好者不要违法饲养某些动物,没有了市场也就没有了走私、违法贩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