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上海好游客陈小平:漫长的一夜带领团友下山曾做过导游有相关经验
今天,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十一假日旅游“红黑榜”,集中表扬一批最佳景区、优秀旅行社、优秀导游、优秀旅游工作人员和文明游客,同时也对假日期间厕所革命滞后、环境脏乱、管理混乱、服务恶劣的旅游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以及不文明游客进行了曝光。
其中,上海游客陈小平荣获“中国好游客”的奖项。在对其事迹简介中,国家旅游局指出:上海游客陈小平在国庆假期参团前往西藏旅游,在西藏林芝遇到塌方及车祸造成道路严重拥堵,团队中有些游客情绪激动,不听导游、司机和当地警察的劝阻要求步行翻山,陈小平在出现高原反应体力不支的情况下,一方面协助导游向旅行社通报情况,及时为游客提供补给;另一方面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帮助游客理性分析徒步翻山的利弊,安定了游客的情绪,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
那么,陈小平当时是如何挺身而出,协助导游,赢取团友信任,安定游客情绪,化解潜在不良后果的?今天,晨报记者联系到了陈小平本人,他向记者回忆了那紧张而漫长的一夜。
陈小平今年62岁,平时非常喜欢旅游和摄影,曾去过国内外多个地方。不过,西藏他还没从去过。这个国庆假日,他和太太、好友一行5人通过携程报名参加了10天9晚的西藏游旅行团,整个行程是28日出发上海飞成都再飞林芝,然后 10月7日从拉萨飞回上海。
前两天旅程顺利,
车内客人也随着长时间的等待变得情绪激动,要求连夜翻山,并鼓动现场所有游客连夜翻山,现场警察劝解无效,导游司机也已无法控制。因堵车地带在山区,海拔高,夜晚气温偏低,能见度也很差,客人贸然翻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这个时候,有着丰富旅游经验的陈小平意识到情况不对,他决定站出来。“整个旅行团一共是20个游客,就我们几个算是年龄比较大的,都超过60岁,其他都是年轻人,可能经验没那么丰富,遇到事情容易慌。”于是陈小平跟导游一起,开始安抚团友们的情绪。并理性分析连夜翻山的危害性。因为年龄较大经验丰富,也渐渐赢得了其他团友的信任。
最关键的是,这个时候陈小平还肩负起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充当了旅行社和团友们相互沟通的桥梁。“我把我们面临的情况和团友们的诉求向旅行社反映,同时也将旅行社的措施和反馈及时传递给团友们,帮助双方顺利沟通。” 陈小平告诉记者,他在80年代曾经当作导游,有过带团经验,知道遇到这种情况,团友们最要紧的是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不然会产生焦躁和恐慌情绪。在车上他通过电话“现场直播“的方式与旅行社保持沟通,同时将两边信息“上传下达”,由于沟通及时,团友们的情绪渐渐平复。
就这样,在相互鼓励和忙碌中,时间到了晚上十二点,眼看通车无望,而且天气越来越冷,车上团友们都饿了上十个小时没有吃饭,情绪又开始低落。陈小平看到这个情况,及时提出,希望旅行社能够送些热水和食物过来,先解决饥寒问题。这个要求也很快被旅行社采纳,经过专车运送,在2个小时后,5瓶开水和两箱泡面送到了车上,大家用开水泡面饱餐了一顿。
吃饱喝暖,身上也有了力气。这个时候是凌晨2点多,眼看通车无望,要么是在车上通宵等候,要么是自己想办法走出去。经过沟通,旅行社可以派车在另一处地点接应,但是还需要团友从一条羊肠小道步行下山。陈小平协助导游和随车警察向团友们分析了利弊,建议从小路走出去,并获得了全部团友的支持。大家在协议上签字,然后在凌晨3点出发下山,陈小平跟导游、警察走在最前面为团友们带路,一行人相互支持,沿着羊肠小道走了半个多小时,终于走到了接应点,顺利搭上了旅行社安排的车辆回到了酒店。这个时候,已经是凌晨4点多。但好歹,大家都平安到达了酒店,能够安安稳稳休息了,相比其他还困在道路上的游客,他们已经算得上非常幸福。
事后,陈小平前往医院检查,被查出肺水肿。其他游客也或多或少有些小毛病,但都无大碍。谈及这漫长的一夜,陈小平表示,出门旅游要相互理解和帮助,只有大家团结一致,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图片是被采访者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