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岁左右的孩子总是黏妈妈,怎么办

(2017-08-04 18:01:02)
                                     一岁左右的孩子总是黏妈妈,怎么办?

常常听到朋友们说,我的娃娃快一岁了,最近粘人到有时妈妈都不能上厕所、吃饭等,
只要离开她的视线就哭着找妈妈,只要妈妈在肯定不会找别人,和妈妈在一起还经常让抱着才踏实,放下也要哭闹。孩子总是粘妈妈,那怎么办呢?
一、我想我们先来看看孩子为什么会这么黏人?
我觉得孩子自出生开始其实是缺乏安全感的,我有一堆理论但是实在觉得可以简单概
括吧,就是你觉得她粘人,其实她在通过粘人这个方式寻找属于她的安全感,这个安全感会跟随她一生,这个阶段一般持续3-5年,每个孩子可能会有不同,但是一般在5岁内都会成长形成她独有的安全感体系。小宝看到生人会害羞是从五个月大开始的,到了十个月大的时候,90%的小宝都会有此情绪反应。一直要到快满五岁时,九成以上的小宝才能比较容易的和父妈妈分开。
一岁多的孩子正处于强烈的心理依恋期,孩子需要从亲密的关系中获得安全感。不妨把宝宝的依恋要求看作是情感吸吮,首先应使其欲望得到满足,而后的分离要柔和得当。一个孩子早年在父母关爱下获得足够安全感、信任感会被储存下来,这种感觉将影响其一生。
二、面对黏人的孩子,我们要怎么做呢?
首先,父母要建立自个平和坚定应对的心态。
不要责怪或忽视宝宝黏人的需求,发现宝宝有黏人的行为时,要及时总结是不是这段时间自己疏忽了跟宝宝的互动,增强游戏。要明白这个时期,是孩子的正常状态。要清楚小宝大哭是自个没给予爱的安全感或是讨厌小宝,别在心里产生罪恶感或负疚感。,只是目前不能和小宝玩,因为要工作或其他理由一定离开。这点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有负疚感,就可能会产生加倍偿还,也就是所谓溺爱的现象。
其次,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坚定的爱。
每次分开前,都要跟宝宝说清楚,不要偷偷的溜走。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妈妈或爸爸多么喜欢他,不会离开他,妈妈只是去上班。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其实开始有了分离焦虑了,担心家长离开自己,不喜欢自己,如果家长陪在他身边,他就会有安全感,觉得家长喜欢自己,不会离开自己。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平时在工作之余可以多陪陪宝宝,还有就是在平时要多表达自己多么喜欢他,不会离开他,这样宝宝就要安全感了。我儿子很小的时候也很黏我,我少刻的离开会引来她的大哭,但是我会和她讲道理,她不一定会懂,但是我会不厌其烦的说会解释会力求平复她的不安全感。试着向小宝诉说自个正要去忙的事虽然只是一周岁大的小宝,但假如常和他说话,他会明白你的意思。你可以告知小宝:“宝妈正要煮晚饭,你要在娃娃床里玩玩具。等煮好了,我会陪你玩哟!”小宝逐渐明白父母要做的事,而你也确实去做你所说的事,这样可以培养互相信任的感觉。
第三,要离开的时候就坚定的离开。
宝宝现在是最依恋人的时候,而且也比较敏感,宝妈要离开宝宝的时候要跟宝宝说再见,告诉宝宝你会回来。一说宝宝就哭,这个肯定是不行,宝妈和家人不要在宝宝哭的时候就妥协,这样的话宝宝会变本加厉.宝宝哭的时候让宝宝哭一会.
第四,找个人可以“替代”你
给宝宝提供更丰富的日常生活安排。现在的妈妈大多数还是有工作,而且会很忙碌,会顾不过来,那我建议可以安排一个人或者两个人来替代你,但是这个人一定要是固定的,不要随意变化,孩子对环境是很敏感的,不要随意变更她生活的环境和照顾陪伴的人。如果有外婆外公或者爷爷奶奶甚至保姆替代也是一种方式,就是这个人真的要固定,而且最好能选择和你理念相近的人陪伴,这样也会减少因为教育理念不同而造成的家庭内不和。
第五、抽空多陪伴孩子
在你空余的时候,或者晚上或者周末,还是要空出时间多多陪伴她,说实话,孩子这样黏我们的时间其实还是很短暂的,待你想黏她时,她可能已经不需要我们了~~~ 这段时间其实还是需要珍惜的,告诉她你爱她,告诉她不会离开她,小小的人儿其实很可怜,在她幼时她是无助的是迷茫的她深深需要着我们,不要刻意去分离,还是要多多在一起,多多陪伴,如果你实在忙碌,那就安排你信任的人陪伴,孩子很重要,不要因为工作因为我们自己的追求放任她疏忽她,真的!每次宝宝要黏妈妈时,妈妈尽可能陪伴和拥抱。
第六,以游戏方式进行渐进式的分离。
妈妈可以和孩子玩一些躲猫猫的游戏。比如和孩子在家玩捉迷藏的游戏,可以和孩子做短暂的分离。还比如妈妈和孩子玩玩具,可以用孩子喜欢的玩具来做游戏,让孩子觉得这样玩很好,让孩子投入到游戏中,觉得没有妈妈在身边自己玩得很高兴。
1940年代心理学家鲍尔贝专门研究妈妈与小儿分离对小儿往后行为的影响。鲍尔贝提出结论是:“婴儿与妈妈间温暖、亲密的连续不停的关系,适当的依恋(也就是粘人现象),孩子既可找到满足,又可以找到愉快。安全的依恋将所致一个人的信赖、自我信任,而且成功地和自个的伴侣与后代和乐相处。这样说来,适度的“粘”是必须的。小宝的粘人情况假如不是太严重,就不必太担心,反而要以健康的心态来看待。小宝的需求常在哭、笑、食品中得到满足,父母要全方位的供应小宝触觉、视觉、听觉的刺激,强化小宝各方面的学习,多带小宝接近大自然,多和邻居好友谈天说地,多给小宝艺术化的享受(音乐、 图画书 、 涂鸦 等等),使得小宝的触角更宽更广,兴趣及乐趣更多层面,那么粘人的“无尾熊”行为好像就慢慢地不见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多花时间陪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