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校教师的考核制度主要是借助一次的年度考核表,作为考核老师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这一制度能对老师一年来工作情况,特别是教育教学业绩进行综合排队,从而作为年度评优评先的依据。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十几年前已开始实施的考核制度,必须作适当的改进,才能适应教育制度发展的需要。下面就本人作为受考核者的角度,对这一制度的问题,提出本人的想法(但在具体的操作上,本人不能考虑非常的周到,这些想法仅供参考)。
作为考核和评价,其结果划出一二三五等,能起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这个是它的一个功能,不是它的唯一目的;其更大作用,应过程考核促进被考核者的发展,这一功能应更为重要。要促进考核者的发展,应改变目前考核制度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这一局面,即考核过程中,应注重过程性评价。没有丰富的过程,就不可能丰满的结果。目前,年度考核主要针对年度工作的结果,进行终极性的评价,缺乏过程性操作,不免有“不管白猫和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之感,也不适于学校做过程性的指导。因些,在原来的基础上,把过程性评价纳入评价体系。比如在开学初,学校的很多部门都写了很多的计划,但是结果这些计划只作为一种形式,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其功能。本人认为完全可以把这些作为过程性评价的起点,先把它们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地制定好,制定得有可操作性,并有阶段性的目标。学校可以成立评价委员会,评价委员会成员负责指导监督这些目标的实施,以防止这些目标实施过程中得到确实的管理,以防止目标实施的盲目性,提高目标实施的有效性。最后的考核可针对目标及其实施过程的质量进行评价,作为考核的一个指标。这种考核会科学,不仅能发挥考核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而且也发挥了考核制度在促进教师发展中的作用(特别对青年教师,这一点尤为突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