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控制好自己的奔跑

标签:
育儿 |
分类: 2009育儿日记 |
如何让孩子控制好自己的奔跑
文/小寒
春天来了,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我们的户外活动时间越来越多了,这也对于幼儿园来说,户外活动是最容易出现意外伤害时刻。老师们提出了很多安全问题:“孩子情绪很浮躁,根本控制不好。”“孩子一到室外就跑,说多少次也不管用,我们该怎么办?”有了这些问题,难到我们就不让孩子们出来玩了吗?当然是不可能的,一位小班老师竟也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如何控制孩子的奔跑?”
哈哈,显而易见,老师们也是满心期待孩子们能够到室外游戏,但是他们的担心的也有道理。1岁左右的幼儿自学会走路后最易出现的动作就是奔跑,很多的孩子都不会控制自己行动的速度和方法,我记得我家高兴小时候,每个星期,大大的脑袋上都会带着几个包跟我回娘家,他们不喜欢再由你控制他们的行为方向,他们喜欢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能够移动,这是很有意思的。但是有些孩子由于脑袋太大,身体停下的时候,而脑袋却没有控制好,就一头栽倒地上,弄得不仅头上有大包,还有可能弄个满脸花。这样让所有看管孩子的人每天都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那么怎样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奔跑呢?
一、引导孩子学会多种奔跑以外的移动方式
婴幼儿当被人抱着生活了8、9个月后,早已经厌烦了受人控制的生活,他们不管自己是否已经学会脚踏实地的走路,就已经开始向往着奔跑,这时候孩子很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状态,喜欢体验速度带给他们的乐趣,这时候家长或者老师应该对孩子多进行爬行、翻滚、摇摇车、双脚跳跃的游戏,让孩子体验“除了奔跑你还有很多移动的方式。”例如当大象甩着鼻子走路,学小花猫叫着走路,学小螃蟹横着走路,学小鸭子摇着走着路,呵呵亲密的母子游戏,会增强孩子对走路的兴趣的。
二、用游戏加大孩子基本动作的练习
孩子摔跤很大的成分是因为身体协调能力不好,对于婴幼儿来说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基本动作的锻炼来解决的。例如:单脚站立、双脚跳、臂力练习、小动物的模仿动作,这些都可以锻炼孩子大肌肉群的发育。有些时候家长也可以利用儿歌或者孩子喜欢的歌曲,和孩子拉着手一起走走,一起散步,让孩子在平稳的情感体验中,享受“走”的乐趣。走是孩子最为关键的一个基本动作,一直到了小班,我们的体育活动目标中都包括“引导幼儿学会齐步走,一个跟着一个走,还有立定!”我相信只要我们做个有心的老师,有心的家长,孩子自然就会控制自己的速度了。
在孩子成长的每一天中,孩子们的动作和力量在不断的增长着,家长还要注意孩子的饮食结构不要让孩子缺钙,还有就是抚触按摩,每天对孩子的小手、小脚的每个细节做一个放松的按摩,让孩子体会到他身体的每个部分,告诉他那是那是脚跟、脚腕、前脚掌、脚趾头等等……他们会在今后的运动中慢慢的感受这些部分运动方式和对自己的作用。例如脚跟,很多没有经常做脚跟和脚掌按摩的孩子,他们不会运用脚跟去行走,他们走路的方式就是踮着脚尖奔跑,你说他能不摔跤吗?o(∩_∩)o…和孩子一起从走路开始吧。
三、用时间控制好孩子的情绪
好多老师和家长时常会问我一个问题:“我也和孩子做游戏,为什么孩子的情绪我总是控制不好呢?”o(∩_∩)o…“时间”。
你可曾利用好了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了吗?1岁左右的孩子能够在一个游戏中坚持4、5分钟就已经很不错了,2岁左右的孩子能够坚持7分钟就很不错了,3岁的孩子能够坚持12分钟就很不错了,在这个时间段里孩子对游戏的兴趣是浓厚的,当超过了这个时间,你还在引导他做相同的游戏,他就已经不敢兴趣了,我们要允许孩子有反抗的情绪了。一旦你看到孩子有抵触游戏或者破坏游戏的行为,这就是你停止游戏的信号,换个玩法或者带孩子离开游戏的环境去另寻其他有趣的事物。例如散步,孩子在你儿歌的陪伴下围着花园走了一圈后,你们也可以倒着走一圈,还可以跳着走一圈,还可以坐在爸爸的肩膀上飞一圈啊。哈哈就看你和宝贝的创意了。但是请掌握好时间,千万不要超出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