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透视幼儿行为背后的语言

(2008-11-03 20:11:40)
标签:

育儿

教育

行为

语言

理解

分类: 天真理论

透视幼儿行为背后的语言

文/小寒

与家长交流,很多的家长说:孩子有撒谎习惯怎么办?孩子上课做小动作怎么办?孩子根本就不听话怎么办?孩子在家根本就不学怎么办?孩子不喜欢洗澡怎么办?

面对诸多的问题我常常追问,是啊,怎么办呢?是什么原因呢?是环境?是我们的教育?还是孩子天生就有这些问题呢?

当我们逐一的来排查,我们才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我们不了解我们的孩子!也就是说,我们多数时候都忽略了孩子真实的需要。

今天,我在小一班助教,当很开心地和孩子们玩完游戏后,我向小一班孩子们请教他们是如何分散活动的?孩子们积极的告诉着我:我们老师说我们小,不能倒着玩滑梯、不能捡小石头、不能拿小棍、不能推小朋友。听着孩子们那样天真的描述,我乐了,我说老师都是为了你们的安全啊,我相信你们能做到,于是让孩子们去自由活动了。

这时顾天乐却在我身边一点也没有动,我问他:“乐乐,为什么不去玩?”他低着头,扭扭捏捏显然是和我不熟,不想给我说话。旁边的一个小女孩却很主动地告诉我:“他不喜欢去玩!”是吗?乐乐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衣服,一只小手还领着裤子,我亲昵地把他揽到怀里,想帮他先整理好衣服,在整理衣服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裤子的松紧带松了,不提着就会掉裤子。我问他:“是这裤子不舒服吗?”他难为情的点点头。于是我领着他去找了一条舒适的裤子换上,乐乐开心的笑了。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有些粗心的老师会认为乐乐是真的不喜欢去玩,而忽略了孩子行为背后的语言。可当我们细心的观察了孩子时,孩子不去玩的原因又是那样简单的能被找到。

这说明什么?孩子不喜欢与我们用语言表达时,多数是因为我们与孩子的关系,还没有达到让他们信任的程度,一些难以启口的问题就根本不喜欢与我们交流,怕得不到我们的理解。是啊,我们又何尝真正的耐心聆听过他们行为背后的语言呢?

记得有一次和朋友聊现在中学生谈恋爱的问题,朋友气愤地说:“现在的孩子真是没脸没皮,那天我和女儿去逛商场,竟然看到一对中学生穿着校服坐在休息椅上接吻。这是什么事啊!要是我女儿,我非打断她的腿!”我很感兴趣的问:“当时你女儿什么反应?”她说:“她装没看见,可我就忍不住了,我就问她‘静静,你怎么看待这两个人?’我一问,她就跟我急了, ‘人家是人家,关我什么事啊!’你看,她还这态度!”呵呵,我笑了,我问她:“你想让孩子什么态度呢?”同事接着说:“最起码要表示对这种事情反感的态度吧。”我说:“如果孩子顺着你的意思说了反感,你会不会感觉孩子很虚伪呢?”同事惊愕的看着我。其实在我们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会判断事物的对错,而有些时候却是明知故犯。或者就根本不喜欢和我们讨论这些意见不同的事情。那我们就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选择一些不会伤他自尊的方式去帮助他解决问题。

我想到了我小时候,一次爸爸在帮我整理书包的时候,发现了一张男孩子写给我的纸条,我到现在也不知道那上面写了什么,只知道爸爸生气了好久,我问妈妈,那上面都写了什么?妈妈并没有告诉我,于是我也没有再追问。过了几天,我发现我床头上多了一本翻开的杂志,被翻开的那一页上标题是“早恋”。于是,我就知道那纸条上大概写的是什么了。又过了几天,妈妈问我:“那本书看完了吗?”我说:“看完了,妈妈,我真的不知道谁写的,都写了什么我也不知道。”妈妈笑了笑说:“女儿真的长大了,以后别没心没肺的了,注意着点。”我哦了一声,妈妈就没再说什么。试想,如果爸爸妈妈当时就对我大发雷霆,并细细的帮我刨析这问题的重要性,我又会怎么样呢。我想以后,就算是自己有了困难也不找妈妈说了。

引导孩子我们不仅要注意孩子行为背后的语言,更要注意引导的方式方法,否则我们将与教育背道而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