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在中国行不教育教育个性教育方法育儿 |
分类: 0-7岁育儿日记 |
【教育机智】到底是教还是不教
文/小寒
(本文原创,请勿转载或用于各种报刊杂志,需要稿件请与博主联系)
高行0-7岁的教养日记已经写了一部分了,这不仅可以留给高兴看,也可以和更多的父母讨论这个期间所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趣事,让我们在不断地记录中体会着孩子们成长的快乐,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适用于高行的教养方式也许并不适用于其他的孩子,所以,仅供大家参考和互相讨论的题材吧。
我时常想,孩子和孩子天生下来就是不同的吗?为什么我们的教养方式要不同呢?谁能决定孩子是否聪明和能力过人呢?有关专家指出:影响我们孩子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遗传因素、家庭背景、父母的学识、修养、期望值……等各种因素。
哦,我明白了即使我们的教育方法再怎么适合于孩子,也还会有那么多的因素能够影响我们的育儿效果。所以,在高行某些方面达不到某种能力时,我释然了。
例如:高行的唱歌水平。自打我怀孕起,我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给他唱歌,直到他几岁以后我依然喜欢给他唱歌,可高行的反应却是绝对不唱,偶尔唱的时候也是几乎是五音不全。每当他开口唱歌我还都非常的欣喜,一边欣赏一边打着节奏,我总是期待高行会越唱越好。我妈妈私下给我说,也就是你能这么认真地听高行唱歌了,我们实在不敢恭维了。
为了让高行更好地掌握音高,我还特别给他买了最好的电子琴,在幼儿园的时候给他报了电子琴班,每次课程,老师也总是夸奖他掌握得很快,一节课下来就能较熟练的弹奏下来了。每次高行给我唱着黑板上的那些小蝌蚪时,我总是感觉他进步了很多,呵呵,也许是心理作用吧。最终在高行幼儿园毕业的时候,他依然会把某些音唱的跑调,每次唱完他的眼睛总是问我:“妈妈,我唱的好吗?”为了不让高行失去信心,每次我都会说:“唱的有进步了呢,如果再唱慢一点就好了。”我知道只要高行唱慢一点,他就会注意音高和节奏了,可他总是唱的很快,他总是希望马上唱完,我想他是真的对唱歌不感兴趣的。可是兴趣都是培养的啊,我这样细心的培养,高行为什么还总是唱不好呢?我最终也没总结出原因来,只好归罪于高行爸爸不喜欢唱歌,没有音乐细胞了。但是高行的朗诵还是不错的,我欣慰了很多。
在高行的培养过程中,我基本上是用了 “引、析、试、总结”的教育方法。当然我们要相当的有耐心的。
“析”分析,把自己孩子身上的问题嫁接到其他人的身上分析。有一次,高行的老师在给小朋友盛饭时候烫到了手,也许老师马上抽回手的动作非常的快,高行感觉好玩,竟然在那里笑。他老师是在无意间给我说了这件事情,我却感觉非常不好,我不想让高行变成一个不知道心疼别人的孩子。所以晚上我给他讲了一个,伤心妈妈的故事。经过和高行分析故事里淘气小孩的做法。高行自己就明白了,妈妈、爸爸、奶奶、老师都是最疼自己的人,自己也要学会关心别人。
“试”高行后来用自己想出来的一些方式去试着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心,给奶奶捶背,帮老师认真的做值日,帮妈妈做家务,我们都及时的夸奖了他,他自己也体会到了怎样做才是好孩子。
“总结”当孩子用自己的行动获得成功的时候,我想孩子心中已经总结出了正确的行为准则。
不知道你看明白这四个过程了没有,呵呵。也许这就是某些专家说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那种方法吧,但是又不确切的是,我就给他改成“好孩子都是引导出来的吧。”
最近,我也在想我的这一套育儿方法到底对不对,高兴性格温顺,不倔强,做什么事情都有理有据。在别人看来却是没有个性,什么是个性?
每天早上,高行问我:“妈妈,我穿什么?”我会给他说:“今天的天气有些冷,穿那件……衣服吧。”或者说:“今天有些热,穿那件……吧。”高行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子的小事情都是我为他安排好的,他只管照着做。我突然想:高行如果会自己选衣服了,是不是个性?有一次,我就给他说:“自己看着办!”结果,高行自己看了看外面的天气,感觉有点冷,自己就去拿厚衣服配了。我突然听到另一种教育的声音:“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在这件事情中,我没有告诉他穿什么衣服,这不孩子也知道根据天气的变化换衣服吗?长期以往下去,孩子会不会就会有一套自己分析事情的理论了呢?这是不是培养个性的开始呢?
呵呵,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讨论哦:
孩子的哪些方面我们适合介入“引导” 的教育,哪些方面的我们适合“不管”的教育方式呢?
小寒的博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