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9日
(2023-07-09 05:24:58)
标签:
教育 |
蔡立辉,男,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院长,曾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MPA教育中心主任,吉林大学行政管理学院在职博士。
蔡立辉从读博士开始,就走上学术不端的道路,恶意“一稿多投”,严重违反期刊投稿的基本要求,一直,是严重的学术造假和腐败。
蔡立辉在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攻读博士期间,将一篇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机构改革分析”的独立作者论文同时投稿到两个不同的期刊:《中共福建省委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作者:蔡立辉)和《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5期,作者:蔡立辉)。
蔡立辉一稿两投的这2篇论文信息如下:
l
l
一方面,蔡立辉在《中共福建省委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上发表的该论文内容约有5000字左右,但该5000字的内容100%出现在另一个期刊即《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5期上发表的蔡立辉同名论文中。
另一方面,该论文在《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5期上发表的该同名论文,其内容只是在《中共福建省委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上发表的该同名论文的内容中增加了约700字。增加的文字内容如下:
1.《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5期P51
“并指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正是由于我们对计划与市场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步步加深,我国实行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采取了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扩大市场调节范围的改革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改革了传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和经济关系的变化在客观上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经济事务的微观管理中解脱出来,做到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把属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还给企业,属于市场调节的职能转移到市场,属于辅助性、技术性、服务性的职能交给事业单位和服务性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这就必然地要求改革原有高度集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我党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1992年在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下决心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切实做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和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
2. 《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5期P52
“政府作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具有公共性和强制性的特征。关于政府的公共性特征,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文中指出: “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的职能为基础的。”政府的这种公共性特性主要表现在,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上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总是要集中反映和代表整个社会的利益和意志。关于政府的强制性特征,列宁曾明确指出: “国家一直是社会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机构,一直是由一批专门从事管理、几乎专门从事管理或主要从事管理的人组成。人分为被管理者和专门的管理者,后者属于社会之上,称为统治者,称为国家代表。”由此可见,政府并不是一般的社会管理机构。“
由此知,蔡立辉在《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5期上发表的该同名论文约5700字,其中有87.72%的内容出现在《中共福建省委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上发表的该同名论文内容中。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蔡立辉“一稿多刊”的10篇论文清单
l
l
(二)第2组重复发表论文
l
l
(三)第3组重复发表论文
l
l
(四)第4组重复发表论文
l
l
(五)第5组重复发表论文
l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