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芭蕾简史之法国宫廷芭蕾

(2008-08-29 14:29:55)
标签:

芭蕾

历史

文化

分类: 文艺随笔

 

    《皇后喜剧芭蕾》使其他地方的一切重要活动都黯然失色,成为英国、丹麦等欧洲宫廷里效仿的对象,跳舞也成为贵族们公认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特别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他不但沿袭了以往王储贵胄们跳舞的爱好,还为芭蕾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他的推动下,在吕利、博尚、莫里哀宫廷艺术家的努力下,法国宫廷芭蕾达到了鼎盛时期,并奠定了古典芭蕾最初的技术规范和审美特点。

    路易十四从小就参加芭蕾演出,12岁那年因主演《卡桑德拉》(1651年)中的太阳神,获得了“太阳王”的美名。在他执政的第十个年头,也就是1661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的芭蕾教育机构——皇家舞蹈学院,任命博尚为院长。生于法国凡尔赛的博尚是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舞蹈家,从小就进入巴黎宫廷剧团担任乐师和舞蹈演员,在他的带领下,与十三位舞蹈教师一起收集整理各种舞步舞姿,并按照宫廷演出和审美的需要加以规范、命名,如:芭蕾舞中脚的五个位置、双脚外开和“开、绷、直、立”的审美原则都是此时确立并沿用至今的,构成了古典芭蕾美学的核心,因此,今天我们所使用的芭蕾术语依然是法语。

    莫里哀是法国古典主义时期最著名的剧作家,他在当时提出了“芭蕾喜剧”(即“喜剧加舞”,法语中喜剧即戏剧)的概念。芭蕾与喜剧结合是一种偶然,莫里哀有一次被要求写一部喜剧的同时,也要编一个芭蕾。但由于合格的好演员太少无法承担下一个完整的芭蕾,因此,他决定把芭蕾的一些表演插到喜剧的各场之间,并使之与喜剧剧情结合为一体。这种模式受到了皇家的赞赏,后来又多次运用,芭蕾喜剧最为著名的是产生于1670年的《醉心于贵族的小市民》,吕利作曲,博尚编舞。

    把宫廷芭蕾从仅仅是支离破碎、互不连贯的舞蹈节目推向独立芭蕾舞剧的是吕利,他是长期生活工作在法国宫廷剧团的意大利人,懂得音律和舞蹈技术,为许多歌剧、芭蕾插舞、芭蕾舞剧写过音乐,1672年被任命为皇家音乐院首任院长。他迎合法国宫廷观众的趣味,运用意大利职业喜剧的优秀传统,利用具有一定诗歌朗诵作为旋律主线,将若干段舞蹈节目串联到一起,使之与剧情有了一定联系。此外,吕利还重视舞蹈和音乐的关系,为博尚等舞蹈家提供了能够自由发挥舞艺的芭蕾音乐。他与莫里哀、博尚等人紧密合作,创作了几乎全部的宫廷芭蕾。吕利采用的在歌剧中加入舞蹈场面的“歌剧加舞”形式,也被人称之为“芭蕾歌剧”。

    1672年随着路易十四正式告别舞台不再跳舞,宫廷夫人们也不再参加芭蕾演出,宫廷芭蕾逐渐衰落,但也正由此,芭蕾告别了王公贵族亲自参演的自娱艺术的阶段,取而代之以专业演员,成为真正的剧场艺术。芭蕾艺术本身在古典主义理念的影响下仍在继续发展,演出也没有间断。一开始的舞台上只能看到男演员,女角色是男演员戴着面具笨拙地模仿出来的,但不久后,女演员穿着及地的长裙与男演员同台献舞。1681年,在吕利的歌剧《爱情的胜利》中,拉·芳登等四位女演员首次登台演出,标志着芭蕾女子技巧的萌芽。因为此前,由于笨重的舞裙束缚,女子芭蕾几乎无技巧可言,而男子的技艺却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旋转、单腿原地快转、空中转等复杂动作。1713年,巴黎歌剧院下面成立了第一所舞蹈学校,选拔优秀的学生,实施免费教育,一批9至13的儿童选送入校,后来不少人成了著名的芭蕾演员,芭蕾走上了职业、专业化的道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