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又来了是今天的天气状况,也是我今天写的一篇稿子题目。
本来今天的安排是去通州书图馆查下有关美术理论方面的资料,顺便还上二十天前借的三本书。一出公司就被雾沉沉的阴霾闹得心里难受,特别是小冷风吹在脸上,让人捂也不是,挺着也不是,只盼着公交车早些到来。在车厢里能避些寒风。到了运河边上的东关大桥,越发地感觉到雾霾严重,几十米外看人都不太清楚。
于是拍了几张雾霾天气的照片,又特意选了两个带口罩的行人攝入镜头。以增加对雾霾程度的渲染。
今天的图书馆设备问题,只能还书不能借书,坐在那休息的时间理了一下思路,就想到要写一篇有关雾霾的文章。因为我们网站就是关注生态方面的信息。而网站里的《环境与健康》栏目正需要这类文章稿件。
想到了要写的内容,又想了一下文章的结构,首先要把北京的雾霾事实交待出来,还要写明白北京这几年来雾霾的变化情况,里边还要介绍雾霾对人体的害处,应引用权威人士和专家的观点。还要写出北京雾霾对居住人员的影响,以及一些相关重要人员对雾霾的态度。
这些都是消积的地方,文章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后还得告诉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得有北京如何治理雾霾的措施。
就是按照如上的思路,回来又查了些资料,写出了《雾霾又来了》。
现在看来比较得意之处是文章最后的部分:
“
大气污染源不只是重点有污染排放的企业。汽车的尾气,农作物的秸秆焚烧,大排档烧烤的烟熏火燎,节假日的烟花爆竹都会增加大气的污染。人们往往是遇到雾霾天气就怨天怨地怨政府,而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则一点不去反思。
春节又临近了,记者在北京的很多街口都能看到红艳艳喜庆味十足的烟花爆竹销售点。还都明显地标明某某安检机构备案就心里暗想: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有人关注,燃放后的漫天污染谁去关心呢?法律最难规范的是人们的从众心理。
2014-01-1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