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083、看华罗庚写的书

(2020-01-13 11:59:36)


  在图书馆的少儿书馆,看到了华罗庚写的书《聪明在于勤奋  天才在于积累》。

 里边用很多小题目讲怎样学习科学,也就是怎样去学习人类不懂的知识。

   特别重点讲怎样学数学。

   微博内容开篇就是《数学是中国人擅长的学科》。

文中他列举了中国历史上数学家从刘徽,赵爽、祖冲之、祖暅、沈括、张丘建、秦九韶,郭守敬,朱世杰,贾宪杨辉、徐光启等二十多人。

  其中很多人都为数学的发展做出过贡献。

刘徽是中国历史上十分伟大的数学家,他留下的《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数学界的瑰宝,对数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赵爽是三国时期东吴的数学家。他到底有哪些贡献呢?具体内容请大家仔细阅读本文了解。

他曾注《周髀算经》,他所作的《周髀算经注》中有一篇《勾股圆方图注》全文五百余字,并附有数幅插图(已失传),这篇注文简练地总结了东汉时期勾股算术的重要成果,最早给出并证明了有关勾股弦三边及其和、差关系的二十多个命题,他的证明主要是依据几何图形面积的换算关系。

赵爽还在《勾股圆方图注》中推导出二次方程x2+ax=A(其中a>0,A>0)的求根公式。

   张丘建,北魏时清河(今河北临清市一带)人,生平不详,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数学家,有《张丘建算经》传世。

《张丘建算经》约成书于公元466—485年间,共三卷93题,包括测量、纺织、交换、纳税、冶炼、土木工程、利息等各方面的计算问题。其体例为问答式,条理精密,文词古雅,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的杰作,也是世界数学资料库中的一份宝贵的遗产。

  张丘建一生从事数学研究,造诣很深。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等差数列各元素互求以及百鸡术等是其主要成就。百鸡术是世界著名的不定方程问题。13世纪意大利斐波那契《算经》、15世纪阿拉伯阿尔卡西《算术之钥》等著作中均出现有相同的问题。张丘建在《算经》中较早提出了百鸡问题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百钱买百鸡,问鸡翁、母、雏各几何?这道题的意思是:每只公鸡价值5元,母鸡价值3元,3只小鸡价值1元,用100元钱买100只鸡,问,公鸡、母鸡、小鸡各可以买多少只?”“百鸡问题长期以来被作为讲解不定方程的入门例子。

    据传、张丘建小时候才思敏捷,聪慧过人,尤其是计算能力超群,被人誉为神童。当时的数学家夏侯阳得知这个消息后,有意收张丘建为徒,但不知他是否真象传说中那样极具数学天赋,于是便找到了张丘建,当面出了道题来考他。题目是这样的:有甲乙两个和尚为寺庙分头去化缘,半个月后他俩化到些银两回到寺庙。此时若乙给甲10两银子,甲比乙所多的是乙余下的5倍;若甲给乙10两银子,那么二人的银两相等,问甲乙各化到多少银两?

   小丘建略加思考便有了主意,他说:根据若甲给乙10两银子,那么二人的银两相等,可知,原来甲比乙多10+10=20两银子。再根据若乙给甲10银子,可以判定此时甲比乙多了20两,加上原来多的20两共计多出40两,而这多出40两正是乙余下的5倍,所以乙余下的银子是40÷5=8两,而这余下的8两是乙给了甲10两后所剩下的银子,所以可以得知乙化到的10+8=18两银子,则甲化到18+20=38两银子。听了小丘建的回答,夏侯阳十分满意,马上收小丘建为徒。

  从上述这些数学家的成就中,确实可以证明华罗庚所说的《数学中国人擅长的学科》。

华罗庚本人是中国人擅长数学的最好例证。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王方法等。

  我最早知道华罗庚的名字还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开始推广的《华罗庚优选法》。

  依稀记得优选法告诉人们:华教授在讲“0.618时,手拿一张长条白纸代表一条下水道,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果下水道发生堵塞,怎样才能尽快找到故障的部位?他把长纸条从中间二分之一处折叠起来说,先查下水道的这一半,如果没问题,表明故障在另一半。他边说边把没有问题的这一半撕掉,然后又把剩下的纸条(即有问题的另一半)仍从二分之一处折叠起来,告诉大家说,继续用刚才的办法,不断地排除下水道的一半,很快就能准确地找到故障的部位。

五粮液的度数如果降低就能在出口中节省大量税金,为什么就不能降低呢?当时五粮液负责科研技术工作的刘沛龙琢磨起了这个问题。顶着各方压力,刘沛龙整整搞了六年试验。直到1978年,华罗庚先生率领一个小分队来川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刘沛龙有幸参加了小分队在宜宾的活动,并听了多次讲学。

所谓优选法选法,是华罗庚运用黄金分割法发明的一种可以尽可能减少做试验次数、尽快地找到最优方案的方法。比如要试制一种新型材料,需要加入某种原料增强其强度,这就有加入多少的问题,加多了不行,加少了也不行,只有完全合适才可以。

刘沛龙利用优选法,终于解开了酒阵之谜。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用优选法选出了38度和35度这两个最佳度数,然后将两种酒放进冰箱,静观其变。

成功了!他原来担心的致浊程度和析出物状态已达到预期效果。经过过滤处理后,手中的酒晶莹、碧透,像高度酒那么无色透明,口感很好,五粮液固有的风格特点并没有走样。喜庆之余,刘沛龙装了两瓶38度和35度低度酒,送给华罗庚先生,并在酒瓶上题了两句表示感谢的话:六年未成功,双法出成果。华罗庚先生闻知此事也非常高兴,欣然题诗回赠:名酒五粮液,优选味更醇;省粮五百担,产量增五成。豪饮李太白,雅酌陶渊明;深恨生太早,只能享老春。

国外对酒的税收额是随酒度数增减来收的,度数高税收就越高,度数低税收也更低。因此这一项出口就为国家节约了大额酒税,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华罗庚就是用推广优选法使广大工人农民学会了利用优选法去进行生产实践,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如今,华罗庚又把他这些年的演讲稿和给各种报刊杂志写的文章集中起来给中国的后代们看,让中国青少年从小就培养才数学的兴趣,实在是功莫大焉。

 

这是我在图书馆看了一上午书的收获。

在此图书馆有些心里憋屈的事是:

  在去卫生间时,看到走廊尽头的一处在庫房里堆放着很多很多旧书报和期刊杂志,很多都纸页泛黃,一碰要碎的感觉。如果利用起来,办个免费书屋,不知能造福多少青年。怎样能用华罗庚的优选法办成这事呢?他们放在那里是扔着没用了,用收废纸箱的方法全部收购?

或者动员他们全部捐献出来?或者通过行政关系批条子送人。

 那么最后还得有地方能放下这些书,还得有人管理。

  事情一想就是麻烦,还是得有钱才能办事。

 人都说花钱能办的事都不算事,可在我这里,还真的算事了,还是大事。

                                            2019年7月1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