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内高世代面板项目生变

(2011-09-08 09:51:57)
标签:

财经

分类: 家电行业透视
 曾经因为担心各地重复投资造成亏损,国家发改委对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进行了严控,最终只审批了5条线。不过随着上月底LGD广州8.5代线开建仪式的取消,韩国企业和台湾企业的3条线都陷入了停滞状态。而中国大陆的华星光电和京东方两条线则按部就班,并未受到影响。

  韩系两条线相继搁置

  LGD 原计划在8月30日举行广州8.5代线的动土仪式,但最终LG电子通知广州市政府方面取消了这一仪式。这是该项目自去年11月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之后,继今年3月份以来的第二次推迟。LGD首席执行长(CEO)权暎寿日前解释称,全球市场不很景气,电视显示屏销售跟公司之前的预测有些差距,因此取消了动土仪式。

  事实上,国内高世代面板项目推迟的不只是LGD,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透露,去年11月和LGD广州项目一同获批的三星苏州7.5代线项目,今年5月也只是举行了开工仪式,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台湾友达光电新闻发言人萧雅文之前也对外表示,友达光电昆山8.5代线预计2012年新厂不会形成产能。

  有媒体报道称,从广州开发区管委会方面得到的消息显示,这次开工典礼推迟是韩国LGD单方面提出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液晶面板业务连续两个季度的亏损导致其现金流非常紧张。“我们不会取消整个项目,会在合适的时机动工。”LGD公共关系部副总裁秋逸盛强调,液晶面板价格已经连续十多个月下跌,今年下半年看不到液晶面板价格回升的可能,行业前景较悲观。

  全球前四大面板企业2011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三星电子显示面板部门净亏损2100亿韩元(约合12.8亿元人民币);LGDisplay二季度净亏损480亿韩元(约合2.9亿元人民币);友达光电二季度净亏损107.7亿新台币(约合24亿元人民币),奇美二季度净亏损130.1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9亿元)。

  大陆两条线按部就班

  与LGD和三星的谨慎相比,大陆两条8.5代线于近期先后按照预计日期启动投产。

  6月下旬,京东方8.5代TFT-LCD 生产线在北京投产,总投资280亿元的京东方北京8.5代线是大陆首条自主建设的最高世代TFT-LCD 生产线,主产26英寸至55英寸显示器和液晶电视用显示屏,达产后,计划实现年产液晶显示屏1300万片。

  随后的8月8日,TCL集团旗下深圳华星光电8.5代液晶面板项目投产启动。华星光电8.5代线总投资额245亿元人民币,主要产品为26英寸至32英寸、46英寸以及55英寸液晶电视模组,设计产能为每月10万张,年产液晶电视模组约1400万块。

  有分析指出,京东方和TCL集团高世代线相继投产释放产能,使得市场供应大大增加,可能会引发价格加速下滑,面板产业面临集体亏损。“中国面板企业的扩产是没有办法的。”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认为,中国企业在这个行业上必须要有突破,不可能总让外资品牌掌握面板核心技术。

  对TCL和京东方有利的是,目前外资高世代工厂因各种原因推后兴建,两家国内公司可以打个时间差,在这一段时间内建设合作伙伴关系,等待市场回暖时形成稳定的客户源。此外,京东方、TCL的8.5代线不单纯是企业自身行为,也是中国扶持彩电产业链的大项目,在政策上会得到支持。

  向OLED进发

  不过,LGD广州8.5代线项目年内会否动工,抑或整体取消并转向更高技术含量的OLED面板项目,LGDCEO 权暎寿没有给出明确答复。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LGDisplay很可能选择后者。

  因为OLED替代LCD的进程开始加速,LGD肯定不愿意看到三星“独自前行”。5月31日,三星在韩国投资21亿美元建设的5.5代OLED面板生产线提前投入量产。到明年5月,三星的第8代AM-OLED 生产线也将投入使用。OLED将在未来取代LCD已经是不争的趋势。问题在于,这一过程将在何时开始。在液晶面板价格较高、利润率较高的时候,厂商开发OLED的动力不足。然而,经过连续几年的低迷之后,三星开始考虑加速让显示技术进入下一代的进程。

  不仅韩系巨头,国内企业也不愿放慢进军OLED的步伐。最新消息显示,京东方将在内蒙古投资220亿建设国内首条5.5代AM-OLED 线。这在京东方新闻发言人张宇看来,是京东方抢占未来的技术制高点的“先行一步”。不过,在家电专家刘步尘看来,京东方的OLED技术储备是零,而且OLED技术投资大、成本高,要最终实现量产和替代,时间会相当长。京东方无疑将承担巨大的压力。

  相关报道

  日本三大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商结盟

  在韩国与台湾面板大厂的激烈竞争之下,日本面板厂的生存之道,就是整并。东芝、索尼和日立本月初共同宣布已就合并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业务达成协议,预计并厂后在全球的面板市占率可高达两成以上,将超越夏普成为全球面板市场新龙头。产研机构认为,目前台湾应该就技术方面与日本进行合作,并投入更多的资金人力进行相关发展,否则可能会逐渐失去在面板市场上的竞争力。

  据了解,新公司JapanDisplay预计在明年春季之前成立,日本半官方投资基金“产业革新机构”(INCJ)将投资大约2000亿日圆,取得70%股权,东芝、索尼和日立各持股10%。JapanDisplay将把重心放在研发并量产新一代OLED面板上。

  根据Display Search 估计,去年东芝、索尼和日立在中小尺寸面板的全球市占率合计约22%。三家合资的新公司市占率,将一举超越目前的龙头厂商夏普(约15%),以及韩国三星和台湾奇美电子(各12%)。

  有日本证券分析师表示,这三家公司的资本支出将是一大负担,要靠自己的力量维持竞争力很困难。索尼与日立的液晶面板部门去年都不赚钱,到今年3月31日止的会计年度分别亏损55亿和25亿日圆。东芝面板部门去年才转亏为盈,获利101亿日圆。三家厂商的合作很可能是由日本政府所主导的计划,试图藉此提升日本厂商在全球的市占率。

  液晶面板厂商调控产能的系列动作:

  友达在6月减少采购玻璃基板,幅度达15%;

  奇美电子缩减玻璃基板订单约5%,产能调制80%;三星、LGDisplay在第2季度、第3季度持续调整产能;

  LG原计划在广州投资的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已经推迟。

  名词解析

  LED 与LCD:LED在显示器中属于背光源,是替代传统CCFL背光源的。LCD是液晶显示器的代称,液晶只能起到滤光作用,需要与LED等背光源配合显示画面。所谓的LED显示器就是使用LED背光的LCD显示器。

  LED与OLED:OLED是一种新型显示技术,OLED单元可以自行发光,不需要LED等其他背光源,也不需要LCD来过滤光线,因而能够更加轻薄和省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