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洪仕宾
洪仕宾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684
  • 关注人气:2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博营销日渐升温   家电品牌忙“织围脖”

(2011-03-06 12:27:47)
标签:

财经

分类: 家电行业透视
   “泡椒凤爪:1.材料:鸡爪500克、野山椒200克、米醋40克、凉白开100克……”这条信息不是来自某位美食家的微博,也不是来自某酒楼的官方网站,而是来自海尔商城。

    看似毫无关联的信息,恰恰大大加强了和粉丝的沟通和互动。微博作为时下最流行的沟通方式,上到天文地理,下到草根八卦,无不出现在家电企业微博、家电市场营销名人的微博上。虽然微博对各个品牌的销售额还没有明显的贡献,但他们仍然热情高涨、马不停蹄、不亦乐乎地织。只要看到粉丝数量呈直升机式的上升,他们脸上就会露出胜利的笑容:他们知道,这些粉丝很快将成为他们的顾客。

    微博“安家”

    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这一年,上到明星大腕,下到草根街坊,无人不微博。这一年,苏宁、海尔、美的、格力、格兰仕等家电巨头都在微博安了家。

    家电企业的这些微博,有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旅游、美食、抽奖;而有的就只有企业近期的动态新闻。这些微博,有的是专人进行管理,如美的、海尔,有的则只是原市场部人员兼职。微博营销普遍并不足够成熟,但是由于其传播的快捷性、广泛性以及价格的低廉性,已经使其成为各个公司关注的新焦点。

    这些微博,粉丝数量多的如苏宁易购,粉丝团达五六万人,少的也有上千人。按照“粉丝超100是内刊;超1000是布告栏;超1万是杂志”的说法,不少企业的微博都有了同杂志相媲美的影响力。

    微博“试水”

    令人尴尬的是,微博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收益。对此,家电企业都有清楚的认识,他们对微博的态度也仅仅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有的企业甚至表示:“虽然看到微博营销未来巨大的潜力,但是找不到成熟的营销模式,所以仅仅是因为看到其他公司都在开微博,自己不能落后,所以也注册一个。”

    微博营销不成熟的现状导致了由专人负责微博的家电企业很少,微博多是作为一种附带的业务交给市场部人员打理。而很多市场部人员告诉记者,自己本身工作量就很大,留给微博的时间其实微乎其微。这是微博目前存在着同质化、调动用户参与的积极性不够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微博“发威”

    微博虽然没有带来多少直接效益,但在消除距离感、提升美誉度方面,微博却是一个很好的桥梁。

    “微博方便快捷、可以互动,能及时对信息进行传达和反馈,所以众多家电企业都争相将微博作为品牌传播的一种新途径。”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来自DCCI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互联网微博累计活跃注册账户数突破6500万,这一数字有望在2013年底达到4.6亿。

    “在这种‘自媒体’时代,微博增加了沟通性和互动性,由‘金字塔’式传播走向了‘足球场’式传播。一旦用好微博这个平台,无疑它将成为一种强大的传播力量。”海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相关链接]

    专业织“围脖”

    企业在微博“安家”,希望能带来销售,希望能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希望有朝一日,微博发威了,自己没有错过最好时机。目前,这些都还只是美好寄愿。在微博发威之前,企业要做的是吸引更多的粉丝,把人气先织起来。如何吸引粉丝,粉丝数如何实现从0到100,如何从100到1000的突破,这是每一个企业致力耕耘的。

    在微博上及时更新企业最新动态很重要,因为这是粉丝们了解自己喜爱的品牌的渠道,但这对于增加粉丝、吸引关注其实毫无建树。

    李开复针对微博出了一本书叫《微博改变一切》。在书中提到写“广告”微博要注意的首要一点:刚开始写微博时,不要发“广告”性质的微博,否则,在你的第一批粉丝尚未了解你的时候就伤害了他们的感情,可能导致你无法得到更多的粉丝。

    关于这一点,不少家电品牌在不知不觉中犯了上述的错误。我喜欢关注家电企业的微博,让我感兴趣、有冲动转载为数不多,海尔商城就是其中之一。

    海尔商城的微博有很多主题,包括天下美食、世界街景、家电课堂等等,涵盖了吃喝玩乐,当然也少不了他们的商城快报。我把海尔商城的微博推荐给我的粉丝们,我的不少粉丝也成了海尔商城的粉丝。

    海尔商城被关注,是因为他们有专门的团队在管理这个微博。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说过的,微博营销一定要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必须有策略、有计划,能够制造一些网友感兴趣的话题,才能增强传播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