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空调中国化之路或不平坦
(2010-09-18 08:34:12)
标签:
财经 |
分类: 家电行业透视 |
沉寂8年之久后,韩国现代集团旗下现代空调突然在中国市场杀一个"回马枪"。9月12日,现代空调发布了2011年全新市场战略,表示以中国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本土化转型,全面布局中国空调市场。
但在此时此刻,大部分合资空调品牌在中国的战线都在收缩,日系、韩系等合资品牌被边缘化的印迹也越来越明显,现代空调的中国化之路或许并不平坦。
现代空调中国扩张
似乎是1000亿市场给了现代空调足够的信心。在其发布的全新市场战略中,韩国现代将与地处广东的志高集团加大对现代空调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把营销渠道延伸至三四级市场,加快在中国市场的全面布局。而支撑现代集团在中国高调扩张的理由,便是其估计的中国拥有近1000亿元空调市场。
早在2002年,现代集团经过对中国空调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后,选择了志高集团作为合作伙伴,共同推出现代空调,现代集团在中国正式进军家电领域。
而2011年在中国的全面扩张,现代空调已完成了所有营销环节的全面转型。渠道布局方面,现代空调依托其分销网络与售后体系,实施全国范围的渠道拓张,甚至瞄准了县乡镇市场。产品方面,现代空调也推出了"无氟变频"、"惠民"、"下乡"三大系列新品,全面进军中高端空调市场。
合资品牌被边缘化?
与现代空调勾画的美好未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合资品牌在中国的色彩并非那么鲜艳。
去年,三星全面退出华南市场,今年又传出日本夏普决定退出中国市场消息。而曾经销量过百万台的LG空调,在华南也慢慢淡出了消费者的视野。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之前,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在30%左右,但是到了2010年,这一数据滑落至10%.
在代表行业发展趋势的变频空调领域,合资品牌又进一步被拉开距离。据中怡康监测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5月,美的、格力、海尔和海信四大品牌占据了80%的份额,国产空调品牌在变频市场份额上形成了彻底压倒合资资品牌的局面。
志高集团内部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合资品牌真正意义上完成中国区域的全面布局。从市场布局广度来看,合资品牌只收缩在中国华东、华南等区域性市场,在西部、华北等区域则存在大片真空市场。在渠道的深度方面,则一直盘踞于一二级市场,远未完成对三四级市场的深入渗透。产品系列的宽度方面,也只占据了高端空调市场的一席之地。这使得合资品牌的整体规模一直停滞不前,市场和品牌影响力没有发挥到应有水平。
"水土不服,对中国市场触及不深。"在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市场和国外市场存在一定差别,这种差别使得合资品牌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内市场。
奥维咨询白电研究总监韩昱则认为,合资品牌在管理机制和产品规划上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出于成本和风险因素更多依靠大型连锁渠道,无法深入正处于高速成长的三四级市场;
未来出路在哪里?
对于现代空调全面布局中国市场的,韩昱持保守态度。在韩昱看来,在不出现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前,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已难获往日辉煌,目前外资品牌更多还是依靠压缩机、芯片模块、专利技术、品牌使用等业务获取利润,而在整机销售规模上要重获往日辉煌机会不大。
不过,上述志高集团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合资品牌如果能充分贴近中国市场环境,推出高性价比的产品,解决售后服务网点短板问题,将很大程度上加快其在三、四线的布局。而在市场广度方面,合资品牌如果能将保守的市场战略变得更加灵活更加具有竞争性的话,凭借其优秀的品质与技术优势,在一二线市场实现扩张存在极大机遇。
但在此时此刻,大部分合资空调品牌在中国的战线都在收缩,日系、韩系等合资品牌被边缘化的印迹也越来越明显,现代空调的中国化之路或许并不平坦。
现代空调中国扩张
似乎是1000亿市场给了现代空调足够的信心。在其发布的全新市场战略中,韩国现代将与地处广东的志高集团加大对现代空调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把营销渠道延伸至三四级市场,加快在中国市场的全面布局。而支撑现代集团在中国高调扩张的理由,便是其估计的中国拥有近1000亿元空调市场。
早在2002年,现代集团经过对中国空调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后,选择了志高集团作为合作伙伴,共同推出现代空调,现代集团在中国正式进军家电领域。
而2011年在中国的全面扩张,现代空调已完成了所有营销环节的全面转型。渠道布局方面,现代空调依托其分销网络与售后体系,实施全国范围的渠道拓张,甚至瞄准了县乡镇市场。产品方面,现代空调也推出了"无氟变频"、"惠民"、"下乡"三大系列新品,全面进军中高端空调市场。
合资品牌被边缘化?
与现代空调勾画的美好未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合资品牌在中国的色彩并非那么鲜艳。
去年,三星全面退出华南市场,今年又传出日本夏普决定退出中国市场消息。而曾经销量过百万台的LG空调,在华南也慢慢淡出了消费者的视野。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之前,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在30%左右,但是到了2010年,这一数据滑落至10%.
在代表行业发展趋势的变频空调领域,合资品牌又进一步被拉开距离。据中怡康监测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5月,美的、格力、海尔和海信四大品牌占据了80%的份额,国产空调品牌在变频市场份额上形成了彻底压倒合资资品牌的局面。
志高集团内部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合资品牌真正意义上完成中国区域的全面布局。从市场布局广度来看,合资品牌只收缩在中国华东、华南等区域性市场,在西部、华北等区域则存在大片真空市场。在渠道的深度方面,则一直盘踞于一二级市场,远未完成对三四级市场的深入渗透。产品系列的宽度方面,也只占据了高端空调市场的一席之地。这使得合资品牌的整体规模一直停滞不前,市场和品牌影响力没有发挥到应有水平。
"水土不服,对中国市场触及不深。"在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市场和国外市场存在一定差别,这种差别使得合资品牌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内市场。
奥维咨询白电研究总监韩昱则认为,合资品牌在管理机制和产品规划上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出于成本和风险因素更多依靠大型连锁渠道,无法深入正处于高速成长的三四级市场;
未来出路在哪里?
对于现代空调全面布局中国市场的,韩昱持保守态度。在韩昱看来,在不出现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前,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已难获往日辉煌,目前外资品牌更多还是依靠压缩机、芯片模块、专利技术、品牌使用等业务获取利润,而在整机销售规模上要重获往日辉煌机会不大。
不过,上述志高集团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合资品牌如果能充分贴近中国市场环境,推出高性价比的产品,解决售后服务网点短板问题,将很大程度上加快其在三、四线的布局。而在市场广度方面,合资品牌如果能将保守的市场战略变得更加灵活更加具有竞争性的话,凭借其优秀的品质与技术优势,在一二线市场实现扩张存在极大机遇。
后一篇:洪仕斌:小家电告别暴利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