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历史:刘邦并非滥杀功臣之主
(2011-08-05 10:21:49)
一说起刘邦,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就是那个草莽出身,一身土气,唯唯诺诺的形象,与项羽的大众印象比起来,刘邦的形象确实不咋地。再加上汉朝建立后,短短数年间,为汉室江山立下功劳,且被刘邦封王的几大功臣,如臧荼、韩信、陈豨、卢绾、韩王信、彭越、英布等等,都被加以叛变之罪,几乎斩尽杀绝。于是,刘邦在历史和民间野史中的形象相当不好,一直是被当做过河拆桥、滥杀功臣的典型。
但历史上真实的刘邦不是这样的,相反,刘邦是一个礼贤下士、待人诚恳的一代明君。事实上,大多数跟随刘邦打天下的武将都有很好的归宿,荣誉终生。我们来看看那些给刘邦扣上黑帽子的所谓“功臣”到底是怎么死的吧。
一、楚王韩信。刘邦背上千古骂名,与韩信关系甚大,没办法,谁叫韩信这么出名呢,所以不管他是不是找死,后人都会把骂名扔给刘邦。“狡兔死,良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楚王韩信在被刘邦诱捕时愤愤不平说的几句话成了千百年来的名言,就成了后人攻击刘邦滥杀开国元勋的铁证。但事实上,刘邦并未杀韩信,在查明韩信反汉的冤情后,只是将他贬为淮阴侯而已。韩信是被吕后以谋反罪名诛杀,当时刘邦还在外面打仗,所以根本杀不了韩信。
二、燕王臧荼。此人是秦末众多反秦大军的力量之一。随着刘邦的壮大,他投靠了刘邦。建汉以后,他趁着其他王叛乱的时机,也公然反汉。但统一是大势所趋,刘邦很快就平定了他。
三、彭越。彭越是一员名将。但他最大的特点是左右逢源,摇摆不定,就没有坚定的站在刘邦身边过.在代相陈豨谋反事件中,彭越不但只派了几千人去帮刘邦,而且还意欲造反,虽然他最后没敢,但刘邦还是很震怒,将他贬为庶民,但也没杀他。后来被吕后设计阴了一道,刘邦大怒这才杀了他。
纵观汉初,汉初143个列侯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与刘邦同甘共苦的兄弟,他们始终追随汉高帝刘邦,忠心耿耿,至死不逾(只有陈豨和韩信(已从楚王贬为淮阴侯)二人谋反被杀)。刘邦对他们也始终信任,委以重任。有的大功臣,如萧何、曹参的后代甚至一直到西汉王朝灭亡前夕还享有爵位,大多数功臣也延续了五六代的富贵。笼而统之就说刘邦是滥杀功臣,未免有些一叶障目。所谓汉高祖刘邦滥杀功臣的冤案应当纠正!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