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民间一直流传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山海关至今还立有孟姜女庙。作为我国古代最为悲情的故事之一,它是真实存在过的么?
先简单回顾下故事概要:大概是在秦始皇执政的时候,有这样一对夫妇,男的叫范喜良,女的叫孟姜。二人新婚刚过,丈夫范喜良便被征去修筑长城,结果因饥寒和劳累而死,尸骨埋在长城下。妻子孟姜万里寻夫到山海关,得知丈夫已死,为见丈夫尸骨放声大哭,感天动地,哭倒了埋着丈夫的一段长城。
故事大概就是这样,但故事的真实性存在两个疑问:
一、山海关长城修筑于秦朝以后,秦始皇当年所筑长城距山海关北去数百里,这与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不相符;
二、现有的中国古代历史史籍中,特别是可信度较高的传记、史记中,在秦朝这段历史中都没有关于孟姜女哭长城的记载。在秦朝以后的朝代的诗词歌赋中,才逐渐出现了孟姜女的身影,但基本都属于艺术范畴了。
因此,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历史上是不曾发生过的,它仅仅是老百姓对秦朝暴政、人民辛劳的反映。那么,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否有创作原型呢?有,出自古代传记中对“齐妻哭墙”的记载,可信度应该较高。
考证史籍,“哭城”一事见于《左传》:春秋初期齐庄公时代(前794—781),齐国人杞梁在攻莒(今山东莒县)战役中阵亡。杞梁没有儿子,他的妻子无依无靠,扑在杞梁的尸体上,在城下痛苦,哭了七天七夜,城墙也崩塌了。这大概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原始资料了。其后,西汉刘向在《说苑》、《烈女传》中又增加了杞梁的妻子连哭“十日”以后,“赴淄水而死”的细节。晋人崔豹的《古今注》一书记载,内容与《左传》大体相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