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号限行”不是解决交通拥堵的好办法
(2010-04-15 07:34:53)
标签:
奥运
限行
尾号
交通压力
民众
北京
油价
低碳
二手车
物权法
拥堵
新车
杂谈
|
分类:
男人。社会。热点
|
北京新一轮的车辆尾号限行措施正式施行,且期限一下延长到了两年,换句话说,两年之内,北京的交管部门不需要再为如何限行车辆开会讨论犯愁了。
北京私家车限行措施始于2008年奥运会期间,为了缓解奥运会交通压力,北京市政府号召北京市民支持奥运,绿色出行,每周少开一天车。在奥运会的影响下,北京各个阶层的民众纷纷相应,合力促成了奥运的交通顺畅。但估计大多数人都不曾料到,本应是特殊时期的特殊行为手段,如今却形成制度,变成了北京市解决交通拥堵的主要措施之一。
笔者一直认为尾号限行的做法有待商榷,而且并不是解决交通压力的好办法:
一、限行办法疑似与物权法等其他法律相冲突。按照理解,私家车的使用和处置权利应归于所有者,买车就是为了方便出行,且节省时间和成本,但政府对车辆的使用似乎干预过多。
二、政府可以提高油价、提高停车费等手段来进行调控(当然,千万别搞半夜鸡叫)。为了响应扩大内需,民众买车;为了响应低碳出行,民众不开车。难道民众的钱太多没处花了,买车是为了当摆设么?
因此,解决交通拥堵,不能仅仅依靠民众,更应该从根本上予以限制。笔者认为应当严格控制新车销售,原因有二:
一、车辆增长速度远远大于道路建设速度。目前北京大力发展道路交通,六环路基本囊括了北京大部分地区,但车辆的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现今五环路经常都会有拥堵报道。如果不对新车销售予以控制,目前尾号限行所挤压出来的空间很快就会被新车沾满,到那时,可能就该实行每周两天限行制度了。
二、二手车利用率低。北京的二手车市场饱和率相当高,但利用率并不高,主要原因是因为新车价格低廉,能买新的谁愿意用旧的呢?笔者认为如果提高二手车使用率,完全可以满足汽车使用需求。降低汽车增长速度,应作为缓解交通的主要手段,而不是限行。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