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四年》——高丰文回忆录(十五)
(2018-12-02 17:29:13)
标签:
我这四年高丰文回忆录 |
分类: 中国足球 |
袁伟民同志开门见山地指出:“对香港队的比赛是拿下来了,大家给予肯定。这是有条件的,在心理上有了很大进步,主要对比是心理状态有了进步。这一关过了是好事,但每人都要好好总结,不要光沉浸在胜利之中,要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找差距。”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狠狠地找差距”,袁伟民同志再一次突出强调了找差距的实质。
“今天不想说好话。足球在你们身上要有所作为,必须这么做,头脑才能冷静,才能一步步往高处走。
“回省参加全运会以后,要想想下一步六场球怎么打?要不要去汉城(指1988年奥运会)?这是中国足球第一页,历史将记载,要珍惜!
“女排有苦难的历程,没有苦就没有好日子过!从这个角度去看几场球打的怎么样?落实到训练怎么解决?教练在这点上不能放,不在一场球胜负,而在于冲出亚洲的大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去奋斗!
“不是批评,是对下半段任务的要求。明天对沃特福特队决赛,不是说从输赢去考虑,大家满意就行!在你们进步情况下才提这个要求,踢出自己风格和水平就行了。”
几届长城杯赛,中国队作为东道主,在最后决赛中多为屈居亚军。本届杯赛由英国沃特福特队与中国做最后较量,自然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经九十分钟激战以0比0言和,加时赛我队终于败北。虽然夺魁失败,但从场上表现看,人们评论是“虽败犹荣”。我的看法是没什么光彩,可贵的是在世界有名强队面前所表现出的拚搏精神。
也许正因如此,观众在赛后久久不愿离去,对我队表现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此情此景,感人至深,多年未见。球迷、观众并非单一以胜负论英雄。
对沃特福特队一战结束了。它是我队半年来历程的总结。这是成功的半年,是拚搏的半年,是走向新高度的半年!
对失去岁月的追忆
上海长城杯赛后,队员各自回原单位参加全运会预赛,我们几个教练也回到了北京。
队员虽然暂时离去,队内工作却一天也未停顿。“大脑”在不停的工作,值此机会研究制定下段备战奥运会的训练,比赛地点,以及各种方案。队里干部、教练多次召开小型会议,更具体研究制定队伍集训地点,训练方法手段,改进和提高技战术、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训练安排。
为了调查了解我们将要在下阶段所遇对手的情况,我受命于六月十二日至十六日赴新加坡观摩日本队对新加坡队的比赛。
在新期间虽短,但受到了热情接待和妥善安排,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朋友,过去青少年队的教练谢先生,他为我这次新加坡之行作了很大努力。我怀着真挚的情谊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为了了解队员情况,我们又不停的往返于国内举行的第六届全运会各个赛场。
六月二十九日,队内干部、教练再一次对整个安排,人员调整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方案。
六月三十日与年维泗同志一起到程老家,向程老做了汇报。
年维泗同志首先汇报了队里的情况,然后程老做了具体指示。
程老肯定了队伍的速度、体力有了进步,继而又提出组织进攻要有一个像排球二传手那样的球员。他要求树立冲出亚洲的决心。争取出线,冲出亚洲,现在机会比较好,这也会带来国家队思想上作风上的转变,现在是转变的关键时刻!程老最后又指出:把信心落实到实处,艰苦训练,提高信心,研究对手,不要疏忽!
在场的袁伟民同志也强调指出:“这次非冲出去不可。今年是最好时机,要敢于提这个要求,不要谅解自己。自己要加压,跟队员也要讲清楚,一切安排都要从出线去考虑,冲出去将会对全局有很大变化,这不是领导加的,而是自己也应这样要求。”
年指导最后讲道:“让每个人都表个态,非冲出去不可。要宣传唐尧东,秦国荣就缺少这些,李辉昨天到我家,是摸底,看看队里调整他没有,如果他真的要离队,高丰文可以下决心。”
根据队内出现的具体情况及下赛区与各队教练们接触过程中所了解到的一些问题,详细向年维泗同志做了个别汇报,又与足办同志一起进行讨论。有些问题的认识、看法也正是在联席会上做出的。
对调整队员问题,年维泗同志也做了具体要求:对山春季和杨宁离队没意见,完全同意,也赞成队内的思路,问题是谁来接替?明确二队人员暂不动,换新人路子可以,但不一定要二队的。他们(二队)人选素质不行,没好苗子,足球不同女排,可与足协一起开会研究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
为此,我们立即与足办在年指导办公室召开了联席会:年维泗、杨秀武、孙宝荣、张俊秀、孟宪武、高丰文参加了这个会。
孙宝荣同志谈到一些队员时说,要区别对待,分头做工作,不想来的也不“拉夫”。
年维泗同志说,杨宁可以调整,他还说,要积极物色人,争取时间,争取主动。
面对新的挑战
根据不同对象使用哪些人出场比赛,是教练的职责。作为队员,有强烈的求战欲望,又能起到好的作用当然好,但是什么时间用,对谁比赛用、先用后用、用多长时间,是教练定的。欲望不错但不能闹上下场,对教练的指挥权任何人也不许干扰和剥夺。我将毫不含糊的行使我的职权,做到仁至义尽,也就不惧流言蜚语。
中国足球队组建至今,面临许多“持不同政见”者的指责、诋毁,对这些只有通过实践来取得共识,而目前则只能求大同,存小异。
有不同看法不可谓错,之所以如此正是基于对足球运动规律认识上的差距造成的,然而对于那些所谓行家,领导上的指手划脚,甚至怀有某种企图的指责,我不能置之不理。在建设和完善队伍上还有难以克服的障碍,如中场灵魂队员未出现以前,如何解决对待之?全队真能想到一处,拧成一股绳不是力量之所在吗?如果真的按我队的想法能得以顺利实现之,一定会早日迎来一个清新的黎明!
还如,队伍休假也好,或临时回队执行任务也好,当回队时本人归心似箭,心急如焚,而归来时则是动员一切可以动员之因素,寻找各种不应成为理由的理由来拖延,有的队甚至领导或教练员出面说情,因而给队管理上造成很大困难。
每逢大战前后,我队都得到了程老和体委领导的接见和鼓励。在队伍将赴青岛整训前,程老、徐寅生同志又专门接见了我们。
程老强调一定要冲出亚洲。他说:“要加紧刻苦训练,要有冲出亚洲这么个愿望,现在客观条件对我们有利,一定要争取实现这个目标。”
徐寅生同志接着说,程老一向关心足球,这次讲出去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1980年失去了机会,这次机会也是好的——希望今年实现这一目标。他说:“要想到国家荣誉,解决老一代没解决的问题。坚持两个月训练,狠抓基本功,把技战术训练好!要有信心,不能骄傲,要谨慎、不要拘谨。关键是信心,任何困难情况下也要有信心,抓住机会,相信自己!”
根据各级领导指示精神,我们队内进行了反复研究,在大赛前将工作重点、日程安排做了最后核定。我们在计划中明确提出,一切为着奥运会出线。我们的口号是:团结一心,倾全力,排万难,豁出去,拚命干,誓夺奥运会外围赛出线权,再一次向领导表明了我们的决心!
我们对下段安排也做了较为详尽的考虑并落实到文字上报。
第一段:七月七日至七月二十五日,调整段。
工作重点:调节,整顿,训练。
做到“调、整,训”相结合,以调为主,使全队在上半年基础上,能出现一个更好的面貌,具体安排是:
1、利用青岛整训,安排四个上午,每上午二小时三十分,到十时召开全队会。
2、以自我教育为主,回顾总结,认真汲取经验。
3,采取大会和个别交谈相结合的形式,把思想工作做到细致、深入,落实到每个人。
4,通过观看录像,认真分析,深入研究,一方面找到我队在外围赛小组比赛中暴露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另一方面,了解下阶段比赛对手的整体攻防打法和个人特点,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段:七月二十五日至八月二十三日,训练段(昆明)。
工作重点:
1,整体攻防:模拟日本、泰国队打法,进行针对性较强的训练,解决好防长传冲击和快速短传突破。
2、身体素质:提高奔跑能力和对抗力量。
3,“三保”:保时(每周三十小时),保质,保量。
4,个别训练:抓位置技术,落实到人,提高个人作战能力。
5、抓定位球:改进完善任意球、角球的攻防配合,提高实效。
6、抓作风:锻炼队伍,每周保证有两次中午训练,做到赛前赛后训练不间断,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在青岛,我们每个队员都做了很好的发言。他们敢于批评别人,也能够解剖自己,既肯定对香港队胜利的因素和意义,也指出了暴露的问题;既看到了训练比赛中的不足,也提出了生活上的注意事项;指出过去的已成为过去,更着重今后的重任。多么好的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