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这四年》——高丰文回忆录(二)

(2017-12-02 14:12:05)
标签:

我这四年

高丰文

回忆录

分类: 中国足球

第一章:出山前后

豁出去当曾雪麟第二

    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把中国足球队这四年归纳为具有活力的1987年、继续奋斗的1988年、满怀希望的1989年和十分艰难的1990年,那么在此之前的1986年,对我来说的确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如果说1225日中国足协副主席在武汉任命我为中国足球队主教练是“一朝分娩”,那么1986年就是怀胎的过程,这也许是我由助理教练到主教练的命运安排。

    当年轰动全国的红黄队之战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表演的契机,是历史把我推向了中国足球队主教练的位置。我作为一代人的代表,第一次从老一辈手中接过了足球长征的接力棒,这种使命感是沉重的。

    红黄队大战的帷幕是1986330日在春城昆明揭开的,先后于昆明、重庆、武汉进行四场比赛,直至413日结束。最终以年维泗为主教练的红队四胜而宣告了两队之争的最后结果。正是这次大的战役,作为年维泗同志的助手,使我有机会走向主教练位置,因此它是值得记录的。

    我想就红黄二队之争的意义插进一些看法:当时一些项目的国家队,在有的省市队冲击下,实际上超越了二者胜负的意义本身。自恃能以一个省队可以代表国家这样的组队形式,在体制上对国家集训队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因此红队的胜利在某种意义上,也为自身的存在和当时现存的国家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然而红黄队之争是怎样产生的呢?

    当年44日,我有这样的记载:“红黄队的诞生,似乎是一种新的体制,新的事物。但就其本意,好心人并非知情。实则是在国家队面临暂时失利的情况下,我们队伍的负责人一种畏难情绪的反应,是信心不足,对队伍不理解,在失利、失态、失势之下萌发这个想法的。名曰,一为甩包袱,二是互相促进。然而实践中证明了丢小包袱背上了大口袋……,队伍中各种畏难和埋怨情绪是极大隐患,(队员们)敢怒不敢言。从与队员直接接触中可以摸到一些人的脉搏,而更多是从反馈的消息中得知队员的抵触和逆反心理……。做为本人也深为这种情绪担忧,也对这种做法保留自己的看法,但是面对现实我不能观望、等待、消极。我只能以这样的态度来完成我现在的工作,衷心希望迎来一个美好的未来——一个新的名副其实的国家队的诞生。”

关于我任国家队主教练一事,年维泗同志首先在重庆向我提议过。因为太突然,我不置可否。到了武汉再次提出这个问题。直到红黄之争结束,回到北京。在418日的干部会上,年维泗同志这样讲道:“训练由高丰文考虑,要有安排、计划……国家队主要是高丰文,胡之刚。从组队到现在工作不错,我和俊秀长不了。下一步怎么办?……几天来和袁主任、李富荣同志商量一下,我从主教练位置下来,高丰文承担(内部)主教练的角色和做主教练的工作……责任我负,工作你们干”……在讲到团结共事时,“高丰文更要宽宏大量,能够容人,体谅人。”“从意大利回来(5),徐根宝归队(在体院学习),前锋交徐带。”对这一宣布和上面所讲的,我还能说什么呢?!

对此,我曾经以“扶上战车,勇往直前”为题这样写道:“年指导讲了教练班子的变动,对我而言是扶上了战车,只有勇往直前,别无他途,更无退路”。同时我接着写道:“为着国家队主教练一事,多天来我一直在紧张的思索......尽管在重庆时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到了武汉又问我考虑了没有,到了北京又追问我为什么不答复……看来只有硬着头皮顶一顶了。”(这里说的顶,是顶替的顶,不是顶着不干的顶。)

尽管我有了“顶”的准备,但毕竟不是一件令人轻松的工作,同时,我国有的项目的教练相继离队和第十三届世界杯赛后一些国家的教练的落马,不能不使我进一步去思考:今日中国足球之现状,又怎能与高水平国家相比,何况在第十三届世界杯之后,连赫赫有名的英格兰、匈牙利等国教练也相继离职或被解职。面对这种际遇,上与下、进与退,我不能不反复思忖。然而“辕马”已然背套,重载在身又如何脱得……我曾对家人说:你们都做最坏的准备,准备我做第二个曾雪麟。女儿回答我:不至于那么惨!其实,我又何曾想当老曾第二?但我也不能不做最坏的准备。

驾辕是前奏曲

1986l05日上午,在结束了第十届亚运会后,年指导与我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长谈。我坦诚地谈出了我对组建国家队的设想。这次谈话使年指导对我的想法有了全面了解,也许正是由此才确定了我主教练的位置。尽管这与再次出现的发自汉城的消息:“徐根宝与高丰文争夺主教练一职”的报道是多么不协调,也许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又一例证。

    年维泗同志对我说:我们把下段工作研究一下,因为有些事情不能再拖了。

我答:“现在再也不能回避了。”于是谈了我的设想

一、关于班子组成。

    我说应有教练、干事。年问我:“你看张俊秀留不留队?” 我说:“留下好。有个老的,可以协调班里的工作。同时来个年轻的干事,精明能干的。”我试探着问年,政治处刘殿秋可不可以?年说:他提过。我接着说,他年轻专业对口,有热情。开会、跑上跑下没问题。关于教练人选,我说:考虑下来,除胡之刚以外,湖北的肖笃寅更合适些,在带柯达杯队时一起共事,有过了解,他负责后卫,我负责中前场。做教练必须坚决一致的执行总的意图,不能当面一套背后又一套。年问,如果提出他,足协会有什么看法,能通过吗?我说,通过没问题,但他们可能想不到(会提肖做教练)。年听后没再问什么。

    二、关于任务

    我开门见山的说:“关于任务我需要时间,一次性“赌博”我不干。把明年(1987)奥运预选赛和1990年亚运会联系起来。这期间奥运会预选赛、世界杯预选赛、亚洲杯等国际大赛中任何一次都是中国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机会。但最重要的是1990年亚运会,我有这个信心。但您必须挂个名或为这个队撑腰才行。”现在看来这撑腰二字份量之重,不是语言可以衡量得出的。

    三、关于队员。

我说,抓住19621963年出生的为基本力量。年问:有哪些?我说:基本上在队里。同时再调四川朱平、辽宁李华筠、王军等人入队,吕洪祥暂不要走,不要给人以你们主力队员怎么一下子离队了的错觉。麦超可打左后卫,王军打前卫前腰,过渡后洪祥再走。山春季可以用,从发展看强于吕洪祥。

在谈到教练时,年又问我:“如果徐根宝回队怎么样?”我不太情愿的答道:“也可以。”

    那次谈话后,我做了如下记载:

“我自信能担当此任,但我不会自荐,只要领导有这个想法,我可以胜任这一职务,当然我必须说明,就我愿望而言,我更希望带少年队,到1992年可以交一批人给你。”

接过老一辈手中的接力棒

公元19861225日,在年复一年的日历上都要经历过的一天。然而19861225日在中国足坛史上却是不平常的历史时刻。正是这一天,中国足球运动发展的接力棒将要从老一辈手中交给我们这一代。足坛兴衰将落在新一代人的肩上。这平常而不平凡的一天,通过新闻媒介很快传向四面八方,以“高字号航船能够一帆风顺吗?”“高字号航船已扬帆远航”等等为题,各种评说不一而足。

也许是历史的抉择,中原重镇武汉市新华路体育场的一间不起眼的房间,却孕育出了中国足坛之大事件——以高丰文为主教练的中国国家足球队新的教练班子在这里诞生了。

中国足协副主席年维泗同志宣布:“我代表中国足协宣布任命高丰文为本届国家队主教练。”

长江以它特有的雄姿流经武汉三镇,涌浪相接,后浪推前浪滚滚向前,其势之大锐不可当。它以磅礴之势,汹涌澎湃,流向远方。

“不废江河万古流”,这自然界的启迪,也向人们展示出了这样一条规律:事业的新老更替和发展是不可抗拒或改变的历史潮流。

当时,还有那领导者的鼓励和动员,使我们这些血气正盛的人竟然一下子忽略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谦卑内涵,因而由于人为的鼓励、自然界的启迪和自我的“失控”,在1225日这天上午,在年维泗宣布任命之后,我代表新的教练组道出了“不想超过老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豪言壮语。之所以临时加上这两句,与年指导的动员鼓励分不开。至今年指导在我们宣誓前的话语依然萦绕脑际:“代表班子表态要明朗,不要婉转,不要回避,拿出主教练气魄才能带好队,模棱两可不行……”为此,我与胡之刚同志在房间里反复琢磨、推敲,才在我们原先的讲稿上出现了上面的两句话。

在我以后的发言中多次提到:“我们没有更多的华丽词藻,多么希望年指导继续留队,然而已经不可能了。

“一年来,年指导在队为我们留下了组队、建队的宝贵财富……

“我们在守业,守业比创业更难。我们将沿着年指导为队已经形成了的东西去守业,在守业中创业。就我们愿望而言决不当败家子。

“我们做为一代人的代表,在足球场上从老一辈手中接过了继续长征的接力棒,我们深知它的重量与路途的艰险。这正是一代人的荣光。

“我们也深感自己能力不足,但决不因此而退缩屈服,能力不足能唤起我们更大的激情!

“我们也深知客观上困难之大;敌人之强大,内部之种种纷争,但高丰文及其一班人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不做平庸之辈,符合时代的潮流……。

“高丰文现在是一连之长,冲锋陷阵的连长没有怕死的,怕死就不当连长。我们决不打退堂鼓,在向顶峰冲击中,只有向前没有退路,我们逾越跨过我们征途上的雪山,草地和大渡河。

“我们设想这样一幅画面:在荆棘丛生的荒野之中,一个默然耕耘的人,以自己的大智大勇在前进路上披荆斩棘,显示了他们开拓的精神和坚定的勇往直前的性格。

“对于困难我们不怕,对于责任我不推诿,上不推,下不退,左不推,右不退,古语云:好汉做事好汉当,我一个人承担。

“对在座的朋友我还要说,今天到会的是朋友,我们希望以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朋友。我们不希望袒护国家队的锦上添花,我们希望雪中送炭,我们希望在困难中得到支持,当我们头脑发胀时,希望得到一副清醒剂。当我们处在低潮或逆境之中,希望得到鼓励和支持!”

“我们的行动准则是:争取领导,取信队员,赢得时间,改革训练,团结共事。”

事情就是这样,岂料本应看作顺应自然法则的提法,却被有的人视作大逆不道!如果长江不能后浪推前浪,起步,就要断流枯竭,后人不能超越前人,岂不是社会就要停滞,而停滞就是倒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微观看,绝非是对,某个人的冲击和超越,从宏观看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法则的,然而就是这么一句,不超过老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话语,招致有的人耿耿于怀,难怪在1988年的奥林匹克之夜的晚会上,有人就年维泗同志当时讲到:“我很欣赏高丰文的这句话”,对我说:“傻小子,年维泗这句话可是有分量,你怎么讲这个话呢。”

好心人的担忧不无道理,有事实表明,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是后来所发生一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

充满活力的1987

1987年是我队充满活力的一年,是迎来新的成果的一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

1987年元旦刚过,十八名队员相继到队报到。一个足坛新生儿在中华大地诞生了。队员的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三岁半。

人们在希冀中饱含深情地看着他,而我们自己正以第一次做父亲那样的心情迎接他的降临,既抱有希望也抱有我们的理想。在我的日志扉页上记载着这样几句话:“新的队伍,新的气象,新的风貌,新的战果,记录着新的里程。”

这一年,我们不负众望,勇夺奥运会的出线权,为我国足球运动谱写了新的篇章。

我们不会忘记各级领导的关心。队伍组建后,在即将启程赴巴西前,当时的体委主任李梦华、副主任袁伟民,李富荣局长以及年维泗等同志都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做了明确指示和提出了要求:无论如何,要千方百计学到东西,“少说多做”,“发愤,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渠道多学,多看。真的练,动真格的……。我希望体现出中国古老文明的优良传统。应该自重,自爱、自俭!……你们的任务是冲出去……。”几位领导的嘱托,都记载在我的日志中和全体队员的脑海里。

开宗明义

1987115日,我们第一次召集了队会,这也是赴巴西之前的一次重要集会。

与其说是我的开篇之言,不如说是教练组的声明、要求和实现领导意图的誓师会。

在祝贺各位当选本届国家队成员、介绍了教练班子的各位成员之后,我接着讲了伯牙觅知音的典故:子期听琴领会高山流水的意境,直至得知伯牙逝世,子期以断弦毁琴表达了自己对挚友的深情;又从居里和居里夫人的结合——既有对事业的共同追求,更有对国家的报效之志,讲到应该不忘事业和自己的祖国。通过古今中外不乏其例的事实,引伸至我们之间的现存关系应该是:理解,信任,合作。

我对队员们说,我们走到一起,干什么?不是混饭吃更不是沽名钓誉,在座的诸位是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路是艰险而遥远的,如果缺乏为之奋斗的信念和不明重任者,现在提出来为时未晚,但我们更相信大家是有这个愿望和决心的。

我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在老一辈为之奋斗的这块绿洲上,将足球事业推向新的高度,为此纵死而无怨!死也是奉献啊!

“今日我们在同一战车上,上战场何后顾之有?死都在所不惜,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决不动摇,更不退却!”

继而我又讲到:

“高丰文在这个位置上没什么多讲的,本事不大,但说我不学无术我不承认。过去是‘大树底下好乘凉’。现在年指导离队了,上面有‘空’的感觉,但看到大家和我们教练组,又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和勇气!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我们不能把年指导拴在队里,年指导离队又没离队……一年来他给我们留下了好的传统,留下治队的规章制度,我们将在遵循中有所发展……

我还讲到了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比起我们的前任,我们既没有财力,也没有来源。我对钱的理解是:没钱不行,只靠钱也不行。重要的是提高能力,增加本事。否则,十万美金给你也不会变成贝利。我们更无权许愿…….我只想强调指出,要是为钱而来就打错了算盘;也不能因为国家队光荣才来,而应该是为国家队争光而来。”

我还讲到,“高丰文本事不大,但有点小名气,是捧起来的多。好在我还清醒,有了集体才有我们大家。对诸位我们会一碗水端平,手心手背都是肉。舍此,不会实现宏图大业。”

“我们要求大家的,我们班子先做。班子先做的,我高丰文更无例外,做到身体力行,身先士卒。

“我们决不侵犯队员利益,你们应得到的我们决不是侵吞。

“领队张俊秀和二名得力助手,是他们与我组成了与大家休戚与共的教练组,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俗话讲‘一个好汉三个帮’,何况我还说不上是条好汉。还有一个老的做后盾就是张领队。我对我们这个班子充满信心。他们是我提名,经领导批准来队的。我们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执行教练组的意图,因而说也是代表我在工作。如果大家不能尊从他们要求,也就是对我的不尊。

“我们这个班子要求大家是严格的。但可能严的不够。我们要求你们,大家也同样应该监督我们。要严于律己,对队里的训练、比赛和生活方面的规章制度必须履行。

“我们如有对不起大家之处,你们可以讲明的,打个招呼,我们向你赔礼道歉。”

“我们希望大家展开竞争,只有这样才体现出时代特点。竞争是什么?是奉献而不是索取。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值得大家记取。

“我还要就‘珍惜’二字说:一是要珍惜时光,‘寸金难买寸光阴’,时光流逝不再回头,今年的时光明年不再有。应当争分夺秒地战斗,所以诸位不要制造矛盾,当然我们也不怕矛盾,我们会做到‘先礼后兵’,仁至义尽。我们提倡顾全大局,委曲求全,以实现宏图大业为己任。要唤起我们的良知,自己受点委屈又算得什么!

“我们务必要珍惜此次巴西之行。国家虽困难但还是为我们巴西之行开了绿灯。我们能作出多少奉献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我们还要珍惜机遇,机遇对我们难能可贵。机遇的偏爱使我们优于同伴而入选国家队,要继续把握住机遇,就要看我们的勤奋和天才,我们不能不说:生活并非那么公平,有许多人未能入选并非完全是他们的无能无知。你们只是天赐良机,先行一步。让我们迈开步子,大胆往前走,在新的旅程上谱写新的篇章!”

约法十二章

建队用兵要有规章。凡事有章可循,才可稳定实力。因此训练上我们提出了十二条:

一、增加训练时间,改变训练节奏。抓每周有二次中午训练(即从下午14点至1730),还应培养不睡或少睡午睡也能正常发挥水平的能力。

二、一般国内近距离邀请赛做到下机可打,打完即归。近距离比赛(像天津、沈阳)当天到当天赛,做到赛练结合、磨练意志,又培养作风。

三、改变早操训练模式,增加运动量和改变训练内容。练灵敏、反应和短距离起动跑为主,做到有时间,有强度。

四、加强训练纪律,做到换项间距短,行动迅速。

五、听讲精力要集中,不许左顾右盼。

六、振奋精神,勤学苦练,时刻想着为祖国而战。

七、伺机军训,以解放军为榜样,严肃日常作风。以军人姿态要求自己,学会走路、站队、集合、行进整齐统一,做到手不插兜,不打不闹。

八、从起床到训练集合出发不超过十五分钟。个别超过时间者不等不候,他必须向全队说明迟到原因。

九、进食堂不穿运动短裤,不穿拖鞋,不许拖拉鞋。

十、不背着教练组做出不该做的事情,严戒撒谎。做到诚实不撒谎、不隐瞒情况。

十一、不做任何违反纪律的事情。

十二、巴西比赛多,做到分秒必争,多看、多练、多学、多战。

这初步未经酝酿成熟的条条框框,就这样与全队见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